百年轮回
大清道光年间,江南白桥镇有条青石板路蜿蜒至镇西,尽头处矗立着一座斑驳的槐香楼。掌柜陈松年年逾古稀,总爱坐在二楼窗前,望着庭院里那株百年老槐出神。每当夕阳为槐枝镀上金边,树影婆娑间,他仿佛又看见那个身着淡粉襦裙的少女,提着竹篮轻盈走来。
那年陈松年不过十六岁,在绸缎庄当学徒。一日黄昏,他去城郊收账,归途中忽遇暴雨。慌不择路时,望见半山腰处有座灯火昏黄的小院,便冒雨前去借宿。开门的是位白发老妪,身后躲着个约莫十五岁的少女,生得眉眼如画,只是面色苍白如纸。
"快些进来避雨。"老妪将他迎进堂屋,少女默默递上干帕子。陈松年这才得知,少女名叫素秋,自幼体弱多病,与祖母相依为命。那晚,他便在柴房将就了一夜,迷迷糊糊间,总听见隐约的咳嗽声从隔壁传来。
此后,陈松年常以送绸缎为由,绕道来小院探望。他教素秋识字,给她讲镇上的奇闻轶事,素秋则将亲手绣的香囊送给他。一来二去,两颗年轻的心渐渐靠近。一日,陈松年鼓起勇气向老妪提亲,老妪却含泪摇头:"松年,你是个好孩子,可素秋...怕是等不到穿上嫁衣那日了。"
原来,素秋患的是肺痨,药石罔灵。陈松年不信命,每日天不亮便翻山越岭去采草药,省下工钱为她抓药。然而深秋那日,他如往常般带着新鲜的枇杷叶赶到时,却见小院白幡飘飘。素秋的棺木静静停在堂中,老妪哭着交给他一封书信:"松年,莫要为我难过。若有来世,定要与你共赏春花秋月..."
陈松年悲痛欲绝,在素秋坟前守了三天三夜。临走时,他在坟头种下一株小槐树苗,立誓终生不娶。回到镇上,他用积蓄盘下槐香楼,只因素秋生前最爱槐花的香气。每逢清明,无论风雨,他必去坟前祭扫,在老槐树下一坐就是一整天。
光阴似箭,转眼百年过去。白桥镇早已物是人非,唯有槐香楼依旧飘着淡淡茶香。此时的掌柜已是陈松年的曾孙陈景安。这日,店里来了位特别的客人——一位身着旗袍的年轻女子,她在老槐树下驻足良久,伸手轻抚树皮,眼中泛起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