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跑到一处偏僻的小巷,那女子停下脚步,摘下面纱。江夜白定睛一看,竟是长安有名的侠女苏瑶。原来,苏瑶一直仰慕江夜白的侠义之举,得知他有难,特意赶来相助。
经过此事,江夜白和苏瑶渐渐熟络起来。两人都心怀侠义,志同道合,不知不觉间,情愫暗生。然而,江夜白深知自己身为神偷,随时都可能有性命之忧,不愿连累苏瑶,只能将这份感情深埋心底。
另一边,李大人因让江夜白逃脱,被皇上斥责,心中更是恨透了江夜白。他四处派人追查江夜白的下落,发誓一定要将他绳之以法。
一日,江夜白得知,长安城外的一个村庄遭遇了旱灾,百姓颗粒无收,许多人都快要饿死了。他决定再干一票,这次的目标是长安首富王百万。王百万为人贪婪,趁火打劫,囤积粮食,抬高粮价,害得百姓苦不堪言。
江夜白制定好计划,准备夜探王宅。苏瑶得知后,坚持要和他一起去。两人趁着夜色,潜入王宅。王宅内守卫森严,机关重重,但这难不倒经验丰富的江夜白。他带着苏瑶,巧妙地避开守卫,破解机关,顺利找到了王百万藏粮的仓库。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粮食运走时,王百万早就埋伏好的家丁们一拥而上。江夜白和苏瑶背靠背,奋力抵抗。打斗声惊动了附近的官府,李大人带着捕快们也赶了过来。
面对重重包围,江夜白和苏瑶没有丝毫惧色。江夜白大声说道:"李大人,王百万囤积粮食,发国难财,这样的人,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吗?这些粮食,我今天一定要带走,分给那些快要饿死的百姓!"
李大人一时语塞,他虽一心想抓住江夜白,但也知道王百万确实罪有应得。就在这时,围观的百姓们纷纷为王百万的恶行作证,要求将粮食分给他们。
在百姓的压力下,李大人权衡再三,最终决定放过江夜白和苏瑶,让他们将粮食运走。江夜白和苏瑶大喜过望,立刻组织百姓,将粮食运出王宅,分发给受灾的村民。
经此一事,江夜白的名声更加响亮,百姓们都称他为"侠盗"。而李大人也对他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不再一味地想要抓住他。
后来,江夜白和苏瑶结为夫妻,两人不再做偷盗之事,而是开了一家武馆,传授武艺,行侠仗义。他们的故事在长安城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传奇。每当人们说起"无影手"江夜白,都会感叹:这世上,有些人虽然顶着"贼"的名号,却比那些道貌岸然的人更有侠义之心,更值得尊敬。而他们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故事,也成为了大唐年间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