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孙永军各自取出强光手电筒,开始仔细检查那些看似有潜力的原石。
作为赌石新人,我毫无经验,手中的手电筒在原石表面来回移动,却始终看不出任何门道,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都神秘莫测,如同天书一般难以解读。
此刻我驻足在一块足有三个篮球大小的原石前,它表面呈黄色,隐隐约约似乎有蟒带的痕迹,用手电筒打光,隐约还能看到一抹绿色。
可这“似乎”二字,却像是魔鬼的诱惑,充满了不确定性。
赌石的魅力与风险,就藏在这模棱两可之间,切开后,或许价值不菲,也或许一文不值,让人既期待又畏惧。
再看原石旁边的标价——30万,如此高昂的价格,更凸显了赌石的高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倾家荡产。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将中点轻轻点在原石上。
“缅甸产翡翠原石,赌之血亏。”
“卧槽,果然可以鉴定原石,爽歪歪。”
我心中狂喜,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我开始对着一块块原石急速点击。
“缅甸产翡翠原石,赌之大亏。”
“缅甸产翡翠原石,赌之小亏。”
“缅甸产翡翠原石,赌之巨亏。”
“缅甸产翡翠原石,赌之打平。”
看着这些鉴定结果,我满脸古怪。
财戒在鉴定原石时,语言描述竟如此生动形象,从“血亏”到“巨亏”“大亏”“小亏”“打平”,将赌石的风险程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找了许久,却始终没遇到一块能赌涨的原石。
我担心精神力过度消耗,不得不停下鉴定,在孙永军身边蹲下,压低声音道:“军哥,这些原石不咋滴啊,都是刚从缅甸弄回来的吗?不会是骗人的吧?”
孙永军瞥了我一眼,耐心解释道:“这些原石的确是他刚从缅甸弄回来的,但其实也还是别人挑剩下的,出翡翠的概率很低,不过,当然也有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