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夜调兵
青龙涧的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陈长安站在涧口最高处的鹰嘴岩上,任凭山风撕扯着他的衣襟。他手中的德国造怀表发出轻微的"咔嗒"声,时针正指向凌晨两点十五分。
"团长,三辆战车都就位了。"张大彪猫着腰从黑暗中钻出来,脸上沾满了机油和泥土的混合物,左颊还有一道新鲜的擦伤,"老王带着徒弟们折腾了一宿,总算把发动机声音压下来了。"
陈长安点点头,目光转向峡谷深处。那里隐约可见几个巨大的黑影——那是他们秘密修复的日军九五式轻型战车。这些本该在战场上耀武扬威的铁家伙,现在却成了八路军的秘密武器。
"改装效果如何?"
"您亲自去看看就知道了。"张大彪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老王那老小子真有两下子,用缴获的橡胶垫把发动机舱包了个严实,又在排气口加了消音器。现在二十米外就听不见动静了。"
两人踩着碎石下到谷底。月光偶尔穿透云层,照亮了那些钢铁巨兽。战车表面新刷的迷彩还带着湿气,炮塔上的日军旭日旗被巧妙地改成了青天白日徽——这是陈长安的主意,用来迷惑日军。
兵工厂的王技师正蹲在领头战车的履带旁,用扳手做着最后检查。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兵工厂工人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地说:"再给我半小时,左侧主动轮的缓冲簧还得调调。"
陈长安蹲下身,手指抚过冰冷的装甲板。三个月前,正是他亲自带队伏击了日军的这支战车小队。那场战斗中,他们用自制的燃烧瓶和集束手榴弹,硬是干掉了五辆战车,俘虏了三辆完好的。
"穿甲弹准备了多少?"
"六十发,都是挑的最好的。"老王终于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着精光,"不过团长,我得提醒您,这些炮弹年头久了,哑火的可能有二三成。"
陈长安拍了拍老技师的肩膀:"够用了。老赵那边呢?"
"赵政委带着人在崖顶布置火炮。"张大彪插话道,"咱们库存的二十门土炮全搬上去了,还有您特别交代的那些'没良心炮'。"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金属碰撞声。魏大勇带着"猎狼"分队回来了,每个人背上都扛着沉重的炸药包。这个身高近一米九的汉子走路却像猫一样轻巧,直到跟前才听见脚步声。
"团长,按您的吩咐,每隔五十米埋一组。"魏大勇压低声音报告,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引爆顺序是从谷口往里炸,保管让小鬼子首尾不能相顾!"
陈长安接过魏大勇画的布防图,就着微弱的月光仔细查看。图纸上详细标注了每一处炸点的位置和引爆顺序,甚至考虑了山体结构和风向。这个看似粗犷的汉子,在战术布置上却有着惊人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