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雨欲来
六月的骄阳炙烤着晋中平原,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尘土味。陈长安站在老槐树的阴影下,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在泛黄的地图上洇出深色的痕迹。手中的铅笔在地图上划出最后一道弧线时,笔尖突然折断。
"团长,侦察兵回来了!"张大彪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紧张。三个浑身是血的战士被搀扶着走进指挥部,最年轻的通讯员小王左臂不自然地扭曲着,却仍死死攥着个染血的布包。
陈长安快步上前,接过布包的瞬间就闻到了那股熟悉的硝烟混合着机油的味道。布包散开,露出半截被炸变形的履带碎片,边缘还带着新鲜的切削痕迹。
"在...在赵家沟以西十里..."小王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就昏了过去,卫生员急忙上前处理他肋间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陈长安的瞳孔微缩。系统光幕立即展开,对碎片进行三维扫描:97式中型坦克履带节,生产批次1941-03,磨损程度15%,推测为新增援部队。光幕上的地形图突然扭曲变幻,五十里范围内的道路、河流、山丘全部转化为立体图像,十六个闪烁的红点标记着可能的日军进军路线。
赵刚倒吸一口凉气:"至少一个战车大队!"
"不止。"陈长安指向系统标注的三个补给点,"看辎重规模,应该是配属了步兵联队的完整战车联队。"他的指尖在沙盘上划出三道箭头,"主力会走官道,但这两条小路必须设防。"
张大彪一拳砸在桌上:"咱们的反坦克枪加起来不到十支!"
陈长安从木箱里取出个怪模怪样的铁罐。这是兵工厂按他图纸特制的"跳雷"——外壳是缴获的日军饭盒,内部填充着混合白磷的炸药。"每个雷区配五颗这个,专治铁王八。"他拧开顶盖,露出精密的弹簧装置,"踩压后延迟三秒弹起,在坦克观察窗前爆炸。"
系统显示着杀伤参数:破片覆盖半径15米,白磷燃烧温度1200℃,足以熔穿8mm装甲。赵刚突然明白为什么上周陈长安特意调来了矿务局的硝铵炸药。
"命令全团立即转入二级战备。"陈长安的声音冷静得可怕,"通知各村民兵队,按第三套方案疏散老弱妇孺。特别嘱咐李庄的群众,把牲畜都赶进西沟。"
当夜,团部灯火通明。陈长安面前摊开着连夜赶制的沙盘,王铁柱正带着工兵排的战士们往上面插小旗。黑色三角旗代表地雷,红色代表伏击点,那些新增加的蓝色小旗让赵刚困惑不已。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