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场景: 时间线回到老年李卫国。可能是在一个清明节,他独自一人来到烈士陵园,看着那一排排冰冷的墓碑,手中拿着一瓶白酒和一束白菊。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个陌生的、但对他意义非凡的墓碑前,这块墓碑将成为引出下一段长篇回忆的关键。)
春雨,淅淅沥沥,如同无尽的哀思,笼罩着南山烈士陵园。我撑着一把黑色的旧雨伞,步履蹒跚地走在一排排冰冷的墓碑之间。每一块石碑下,都沉睡着一个曾经鲜活、年轻的灵魂,也埋葬着一段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血与火的记忆。
我在王铁山连长、赵大海班长、柱子……这些熟悉的名字前,都停下了脚步,为他们献上一束白菊,洒上一杯烈酒,默默地跟他们说几句心里话。
最后,我走到了陵园最偏僻的一个角落。
这里,矗立着一块……特殊的墓碑。
墓碑上没有照片,只有一个冰冷的番号和一行字:“中国人民解放军XX师侦察营‘黑豹’小队,全体烈士之墓”。
“黑豹”小队……一个从未被公开提及的番号,一个仿佛被历史刻意遗忘的集体。
我从怀里掏出那瓶早已准备好的、最烈的二锅头,拧开瓶盖,将大半瓶酒缓缓地洒在了墓碑前的泥土里,也洒在了我那段同样被尘封的、不堪回首的记忆之上。
“……兄弟们,”我声音沙哑,对着冰冷的墓碑喃喃自语,“我又来看你们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不知道你们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雨,越下越大,模糊了我的视线,也……将我的思绪,再次拉回了那个……比地狱还要残酷的,1985年的夏天。
那片……被称为“绞肉机”,让无数英雄儿女埋骨他乡的……中越边境,云南麻栗坡,老山主峰前沿——
——那拉口阵地。
(全新篇章开启)
第二百九十八章:代号“黑豹”,老山前线的集结
1985年的夏天,我早已不是那个刚刚经历过79年血战、对战争还抱着一丝幻想的“新兵”了。那次在河内的“暴风”行动之后,虽然所有的秘密都被最高层强行封存,但我李卫国,这个“唯一的幸存者”和“关键棋子”,也同样被“雪藏”了起来。
我没有退役,也没有回到原来的野战部队。而是被安排在了一个位于昆明郊区的、极其保密的**“特战人员康复与再培训中心”**,一待,就是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