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医河长路 > 第448章 AI 的第一次情感升级

第448章 AI 的第一次情感升级(2 / 2)

然而,这份突破带来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在医院的伦理委员会会议上,气氛异常凝重。投影仪将王淑兰的案例放大在洁白的墙上,德国专家汉斯?米勒神情严肃,他用力敲着桌子,金属笔帽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AI 预测患者心理需求,这已经超越医疗辅助的范畴!这是对患者隐私和情感的侵犯!” 他身后的 PPT 上,红色警告框醒目地圈住 "情感干预" 字样,仿佛在宣告这项技术的 “罪状”。

“它比我们更懂沉默的重量吗?” 顾承川突然站起身,白大褂扫过会议桌,发出 “唰” 的一声。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调出镇沅桥洞的老照片,画面中,年轻的李建国正专注地给伤员包扎,伤员攥着的半块青稞饼上还沾着雨水。“二十年前,我的老师靠观察伤员攥紧拳头的力度判断疼痛程度,靠捕捉伤员眼神的躲闪察觉内心的恐惧,” 顾承川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在的系统不过是把这些世代传承的医者经验,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数据。” 他的手指重重划过屏幕,“当 AI 能识别王淑兰盯着梧桐树时睫毛的颤动,能捕捉到她话语间那短暂的沉默,这不正是医学最本真的延续?”

李小南紧接着站起身,开始展示系统的底层逻辑。“系统的所有情感干预都设置了三重验证机制。” 他点击鼠标,后台日志在大屏幕上徐徐展开,“每个安慰方案生成前,都需要经过临床医生的专业确认、历史案例的大数据比对,以及患者家属的明确授权。” 画面切换到王淑兰的治疗记录,在播放溪流声的决策旁,清晰地标注着其子的语音回复:“我母亲总说想再听听老家的水响。” 这简单的一句话,让会议室里原本紧张的气氛缓和了许多。

医疗日志的纸页上,顾承川贴着王淑兰聆听溪流声时露出微笑的照片,旁边是详细的算法生成情感分析图谱。“今天见证了医学与技术的共振,” 他写道,“当 AI 学会在患者凝视梧桐树的目光里读懂乡愁,在颤抖的指尖捕捉恐惧,它就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延伸的医者之手。伦理的边界不该是禁锢人性的牢笼,而应成为守护温度的栅栏 ——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让技术记住:医学的终极计算,永远是人心的重量。”

一个月后的深夜,北京的街道寂静无声,只有零星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王淑兰在熟悉的溪流声中平静地离世,她的脸上带着安详的神情。她床头的平板电脑里,系统自动保存着最后一条记录:检测到生命体征下降趋势后,已将播放音量调至 32 分贝 —— 这是算法根据她过往反应计算出的最安宁数值。而在诊断中心的服务器里,这个案例的数据正在不断生长、繁衍,化作新的参数、新的模型,等待着下一次在沉默中听见生命的回响,在细微之处捕捉人性的光芒。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