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怎么知道拍这个?” 林小羽蹲下身,防护服口袋里露出半截 HITS 量表,边缘还留着昨夜核对证据时的折痕。小女孩晃着胸前的红绳项链,绳结是顾承川昨天教她的 “平安结”,七道褶对应着老枣树的七个主枝:“妈妈说,顾叔叔的手和老枣树一样,每道茧都是给病人的平安符。”
隔离门缓缓推开,晨光涌进病房,在密码键盘上投下老枣树的影子。顾承川看见李芳扶着门框,手腕内侧的淤青在阳光下显影出五线谱形状,每个音符都标着出院日期 ——2005 年 4 月 8 日,正好是老枣树抽出第一片新叶的日子。
“当年修平医生说,” 李芳摸着门上的 “修平” 刻痕,声音轻得像枣花落地,“每道隔离门的密码,都是老枣树的根须在地下写的五线谱。” 她转身,让女儿拍摄顾承川输入密码的手,薄茧在键盘上投下的阴影,恰好覆盖 “1-5-9” 三个键,像极了父亲急救手册里 “生命通道坐标” 的插图。
实习生郑义突然从拐角冲出来,白大褂口袋里的错题本滑出半截,最新一页画着密码锁的齿轮与老枣树根系的重叠图,旁边写着:“老师的盲弹定位法,原来每个数字都是人体的安全支点。” 少年的眼睛亮晶晶的,像极了昨夜看顾承川用竹筷持针法缝合伤口时的模样。
“江主任让我送这个。” 郑义递来个铁皮盒子,生锈的锁扣与 1998 年洪水时的急救箱一模一样,“他说,2001 年装密码锁时,特意拓了修平医生的掌纹做模子。” 顾承川打开盒子,里面躺着枚旧竹筷,筷头的凹痕与密码锁的 5 键凹陷完全吻合,正是父亲当年在煤炉边用的那根。
李芳的女儿突然指着密码键盘惊呼:“顾叔叔的茧!和老枣树上的‘平安’字一样!” 顾承川低头,看见自己按在 9 键上的掌心,薄茧的轮廓竟与拓片中央的刻痕严丝合缝,仿佛三十年前的父亲,正通过时光的锁孔,将竹筷的温度传递到他的掌心。
“该走了。” 顾承川将竹筷放回铁盒,指尖划过 “修平” 刻痕,金属的凉混着记忆的暖,在薄茧上留下新的印记。李芳的女儿举着手机跟在身后,镜头里,顾承川的影子与老枣树的影子重叠,输入密码的手在晨光中划出五线谱的轨迹,每个按键都是个音符,连缀成让生命通行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