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岁安回到平宁侯府,次日一早便去伺候老夫人。
林岁安伺候着老夫人穿衣裳。
“这墨狐皮是怀王妃给世子夫人的,世子夫人便巴巴送到了松鹤堂来。奴婢便同绣房的几个小丫头制了件裘衣。昨晚上又落了雪,今儿化雪冷,穿正正好,老夫人您试试。”
林暄成婚后不久,便被封了平宁侯世子,赵宝娥由大少夫人也改称为世子夫人。
“宝娥极有孝心。”
老夫人慈蔼地笑了笑,身上的狐裘仿佛都更暖和了些。
赵宝娥身为郡主,又在怀王府那样复杂的环境中长大。
她虽心悦林暄,也来过平宁侯府两回,心中觉得平宁侯府一家很是不错,比起以前的怀王府好了太多太多。
只是母妃说,未过门的媳妇儿和已过门儿的媳妇儿是不一样的。
未过门的媳妇儿要捧着、顺着。
已过门儿的媳妇儿到了夫家便要顺应夫家的规矩,看婆母长辈的脸色行事。
等她媳妇熬成婆,将侯府的中馈掌在自己手中时,才能挺直腰杆儿过自己的日子。
赵宝娥哪怕身为郡主,也做好了嫁到侯府不仅要被婆母立规矩,还要看上头长辈脸色的准备。
谁知她嫁进侯府,婆母还未发话,第二日给老夫人请安时,老夫人便告知她,侯府各房不用日日请安,每五日请一回安便是。
若是身子不爽利,派人来说一声儿就成。
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怀王府规矩极严,以前内斗争宠也十分厉害。日日天不亮,各房便要排着队去给上头的长辈请安。除了病得下不了床,没有一天拉下。
赵宝娥瞧见自己婆母也爽快地应下,才知道并不是所有高门大户都如同怀王府般。
且母妃说的,好似也不全对。
有些人家,对未过门的媳妇儿好,对过了门儿的媳妇儿更好。
瞧瞧,她嫁进来还没有一月,婆母便将府上的中馈交给了自己。
听说也是老夫人命婆母将中馈给自己的。
母妃在王府吃的那些苦,熬的那些日子,好似她并不需要经历。
赵宝娥心里对老夫人和沈明珠很是感激,对二人也格外孝顺,有什么好东西便往松鹤堂和明珺堂送。
只是赵宝娥不知,沈明珠早就不想执掌那劳什子中馈。
若不是弟妹赵惊华不愿意管,她作为长媳又是宗妇,实在脱不开手,她早早地便不想管侯府的这一大摊子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