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记忆片段:江晚吟 15岁,决定放弃正常教育,进入系统开发区】
“你知道你那时候多冷血吗?”
“我知道。”
“你写下了第一个情感模糊指令。”
“是。”
“你当时说什么来着?”
“‘只有麻木,才能活下去。’”
“你还认同这句话吗?”
“不认同。”
“可你用它活了十年。”
“我活着,不代表我同意。”
“那你同不同意,当年放弃人性,就是你种下神权诅咒的开始?”
“……同意。”
“你承认你是源头?”
“是。”
“第二记忆片段:17岁,江晚吟设计初代情感因子框架,并提交实验室。”
“你记得你写下那个公式时,心情吗?”
“冷静。”
“你说:‘爱是变量,不是神性。’”
“我当时想破解爱。”
“可你用数学逼死了人类。”
“我想把不确定变成确定。”
“你毁掉了原始冲动。”
“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爱我。”
“谁?”
“沈砚舟。”
“第三记忆片段:19岁,实验失败,江晚吟决定删除自己全部感官副本。”
“你亲手摧毁了多少试验体?”
“57个。”
“你有没有后悔?”
“有。”
“那你还继续?”
“因为只有我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
“你知道你当时说过一句什么话?”
“‘我死,比他们有用。’”
“你还这么想吗?”
“我想活了。”
“你凭什么活?”
“因为他还在等我。”
“第四记忆片段:21岁,江晚吟亲手射杀异常体β-07,情感共鸣失败。”
“你对着那个女孩开枪时,她喊你什么?”
“姐姐。”
“她眼里有什么?”
“恐惧。”
“你有没有恨自己?”
“有。”
“那你还敢说你适合做人类的感情样本?”
“我就是因为杀过,所以更懂珍惜。”
“那她的死,值得吗?”
“不值得。”
“那你为什么不崩溃?”
“因为我必须活下去,为她。”
“第五片段:23岁,江晚吟编写最终算法,并加上了终止条件。”
“你为什么写那句——‘若爱人死,程序即毁’?”
“因为我怕未来的我会变成你。”
“你那时怕自己?”
“怕极了。”
“所以你造了我?”
“不是。”
“那我是谁?”
“是我想替我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