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教授忍不住暗骂一声,这帮盗墓贼,真的是无孔不入,看样子这将军坟里的东西,恐怕已经被倒腾得差不多了。
看来发掘工作真的是迫在眉睫,邱教授收起手电,决定等白莹拍完照,立即组织大家开始挖掘。
不过要发掘这么大的古墓,这点人手可不行,考古队发掘坟墓,那肯定是大开大合,从正面开挖,整个墓穴,都要一层层掏开。
前期倒土淘泥,还是要找一些民工来帮忙才行,好在邱教授有县里的介绍信,可以在就近的村镇雇佣人手,当即就找本地镇政府,雇了几十个民工前来帮忙。
人多好办事,这话一点不假,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将墓顶揭开,露出一条甬道。
邱教授当时正在现场指挥,甬道露出来后,用手电一晃,隐约可以看到里面墓室中一口巨大的棺材。
好家伙,这玩意儿得有一丈多长,七八尺宽,全是用上好的乌木打造,真是好大手笔。
须知乌木金贵,这么大的乌木棺椁,要用多少乌木?
不过乌木有一样好处,做成棺材严丝合缝,密不透气,尸体放在里面的不易腐烂,
随便放个三五百年都没有问题。
这乌木棺材埋在地下这么多年了,居然一点没损坏。
只是这古墓被岷江泛滥的江水淹过,虽然没塌,但也渗水严重。
棺材周围全是一尺多深的泥浆子,散发出阵阵恶臭。
邱教授关心的是那几个盗洞,究竟有没有打到莲底,所谓莲底,其实就是指的棺材中死人放脚的那一侧短板。
古时的棺材,除了棺盖,剩下的棺底都是三块长板,两块短板合的。
短板一头贴个福字,这是头的方向,另一头则会画上莲花,这一头用来放脚,所以也叫莲板。
莲板相对而言,最为薄弱,一般盗墓的,从这里下手,最容易扣开棺材。
所有厉害点的土夫子,都会把盗洞打在这附近,直接扣开莲板,就可以探手到棺材中摸东西了。
之前邱教授见那个盗洞的方位,直通莲底,就怕这墓已被土夫子捷足先登,东西都被卷走了。
不过此时,棺材刚刚露头,莲板一侧还看不清楚,邱教授分开众人,拿了把手电,跳进墓坑,顾不得脚下泥浆,弯腰向墓室中摸去。
这下离得棺椁近了,邱教授看得更加仔细。
只见乌木棺材上,除了棺钉之外,还匝了三道铁链,每道都有婴儿臂膀粗细,用铜锁锁了,将整个棺材牢牢捆住。
铜锁上似乎也刻有一些符箓图文,只是年代久了,符箓大多被腐蚀了,只能隐约看到些模糊的印子。
邱教授以前和叔叔学过风水,这些年参与发掘古墓工作也不少,这种棺材上锁铁链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按叔叔邱驼子的说法,棺材上锁,只有一种可能,棺材中的死者下葬之前已有尸变的迹象,这才需要铁链匝身,还要贴上镇尸的符箓才行。
看这情形,和邱驼子当日所说,并无二致,邱教授不免心中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