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打鬼县「百庙千魂」与辣味信仰的万家灯火
谷雨过后,打鬼县掀起「村村建庙」热潮。首善镇依着蒸汽辣油坊建了「机巧打鬼庙」,庙顶立着辣油驱动的风车鬼角,每转一圈就喷出香雾,庙内供奉着「辣油铁人」——用报废蒸汽管焊成的打鬼武士,手里的辣油喷枪能自动识别偷鬼气息。
红玉村在辣油玉米地中央盖了「五谷打鬼庙」。庙墙用辣油玉米芯砌成,殿中供着「玉米鬼神像」,神像腰围辣油穗,头顶鬼角里常年插着驱鬼的辣油火把。每到虫灾季节,庙中就会传出「噼啪」爆响——那是神像腹中的辣油豆在炸响,据说能吓死鬼虫。
水泊村依湖而建「水鬼打鬼庙」,庙门修成辣油船形,殿内供奉着「辣油龙王」。龙王手持辣油鱼叉,脚下踩着翻涌的辣油浪,据说能镇住南洋来的水鬼船。每逢暴雨,庙前的辣油灯塔就会亮起,灯光照在湖面上,能看见无数辣油小鱼组成鬼角阵,挡住企图上岸的邪祟。
山鬼村在悬崖上凿出「石鬼打鬼庙」,庙内石墙上刻满辣油符文,供奉着「石敢当鬼角神」。神像由整块辣油石雕刻而成,右手握辣油锤,左手举辣油盾,传说摸过神像的辣油石角就能祛病消灾,引得十里八村的百姓背着辣油罐来「换石油」——用自家辣油换神像石缝里渗出的「石鬼油」。
最奇的是荒延村隔壁的「反骨村」,竟建了座「偷鬼打鬼庙」。庙中供着历代改邪归正的偷鬼牌位,最大的牌位刻着「偷鬼始祖王二麻子」,牌位前摆着辣油饼和偷来的辣油罐——当然,罐里装的是各家自愿捐赠的「改过辣油」。村里的熊孩子常来玩「偷油游戏」,被抓住后要在庙中背《偷鬼改悔经》,经文字字都是辣油写的,舔一舔能尝到甜头。
打鬼县太爷干脆颁布《庙规二十条》:「凡建庙者,必供辣油魂;凡拜庙者,必存良善念;凡毁庙者,必受辣油谴」。各庙之间还搞起「庙际联赛」:机巧庙和五谷庙比辣油自动化驱鬼效率,水鬼庙和石鬼庙赛水陆抓鬼默契,最热闹的是偷鬼庙与正统打鬼庙的「善恶辩论赛」,辩手们用辣油豆腐脑(甜党)和辣油豆腐脑(咸党)当「武器」,常常辩到最后互相喂饼言和。
芒种祭庙日,打鬼县举办首届「百庙巡游」。七十二村的庙祝抬着本村神像走街串巷,机巧庙的辣油铁人喷着香雾开道,五谷庙的玉米鬼神像撒着辣油爆米花,水鬼庙的辣油船里飘出鱼香辣油,石鬼庙的辣油石角上挂满祈福红绳,偷鬼庙的「王二麻子」牌位前跟着一群举着「我再也不偷」木牌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