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荒鬼村的傩戏楼前挤满了人。刘老鬼戴着新雕的“辣味判官”面具,手中铜铃特意用辣油浸泡过七七四十九日,据说摇起来能让方圆十里的邪祟退散。牛吃货蹲在戏台旁,看着阿菊指挥蜜蜂在檐角筑起辣味蜂巢——那是给傩戏“百鬼”准备的特殊效果。
“小心铜铃!”柳三突然从人群中冲出,盲眼却精准地抓住刘老鬼摇铃的手,“倭寇细作…在铃舌里下了毒!”众人定睛一看,铜铃内壁果然涂着层青灰色粉末,遇辣油正冒出微弱的毒烟。刘老鬼惊出冷汗:“这铃是李家集铁器铺打的,说是什么‘西洋防蛀法’……”
“是硝石粉!”牛吃货捏起粉末闻了闻,“倭寇想借傩戏集会,用毒烟放倒咱们!”话音未落,戏楼大梁突然断裂,无数辣油灯笼坠落,在地面摔出丈高火墙。人群尖叫着四散,却见火墙中竟涌出戴着鬼面具的人,手中短刀泛着幽蓝光芒——那是淬了曼陀罗毒的倭寇细作。
“退到辣油池!”孙二娘挥刀劈开一条路。荒鬼村的傩戏广场中央有个圆形辣油池,平时用于祭祀,此刻成了天然防线。牛吃货将备用的辣油罐推入池中,刘老鬼摇起没有毒的旧铜铃,铃声与辣油波动形成共振,竟在火墙外筑起透明的辣味屏障。
“看面具!”阿菊突然指向细作。他们脸上的鬼面具虽狰狞,却清一色绣着风铃镇的蓝印花边。李师爷趁机大喊:“风铃镇反了!”孙二娘却冷笑:“我染坊的布,上个月就全换成了带蜂蜡标记的——蜜蜂们,上!”
蜂群如黑云压城,直扑细作面门。细作们慌乱中扯下面具,露出剃得发青的额角——正是倭寇浪人的标志。柳三的琴声这时如万马奔腾,他竟用辣油浸泡过的琴弦弹奏《破邪大曲》,音符化作肉眼可见的声波箭,将试图攀爬辣油池的细作震得连连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