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司机握着铁管的手微微发抖,直播间里疯狂跳动的弹幕仿佛变成了记忆的引线,将他拉回那个充满星光与梦想的少女时代。
她永远记得十三岁那年的暑假,闷热的午后,她躲在阁楼里翻出母亲年轻时的旧书箱。泛黄的书页间,一本《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让她挪不开眼。书中穆桂英挂帅出征,英姿飒爽地指挥千军万马,那句“凭他雄兵百万,只叫他片甲不回”,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她心中对英雄的向往。她模仿着书中的描写,将床单披在身上当战袍,举着扫帚在院子里“冲锋陷阵”,引得邻居家的阿婆直笑她是个“假小子”。
高中时,她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读到了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被这位女词人的豪迈气魄深深震撼。她开始尝试在文学社的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用文字描绘心中的巾帼英雄。有篇描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小说,还获得了全市中学生作文比赛的二等奖。领奖那天,她站在台上,望着台下的师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用文字传递力量的喜悦。
大学期间,她加入了志愿者协会。一次去山区支教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对“英雄”的认知。在那个破旧的教室里,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给他们讲述历史上的英雄故事。有个叫小雨的女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十分孤僻。她每天课后都会留下来陪小雨聊天,给她扎漂亮的辫子,送她彩色的画笔。渐渐地,小雨开始露出笑容,还会主动给同学们讲自己画中的故事。当支教结束,小雨哭着抱住她不肯松手时,她突然明白,平凡生活中的每一次善意之举,都是成为英雄的契机。
毕业后,她怀揣着对媒体行业的热爱,成为了一名主播。起初,她尝试做文化类节目,分享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英雄故事,但流量寥寥。为了维持生计,她不得不跟风做一些娱乐化的直播内容。然而,每当夜深人静,那些记忆中的英雄形象,那些用文字和行动传递温暖的瞬间,总会在她脑海中浮现,提醒她不要忘记初心。
此刻,直播间里不断刷新的“主播别冲动”“快跑”的弹幕,与记忆中那些鼓励她勇敢、善良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她看着屏幕里文昭伤痕累累却依然坚定的身影,又想起支教时小雨含泪的双眼,想起穆桂英的飒爽英姿,想起李清照的豪迈词句。
“家人们,”她突然对着镜头开口,声音微微颤抖却异常坚定,“我知道很危险,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伤害。”她深吸一口气,握紧铁管,“也许我成不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但至少,我想成为自己心中那个勇敢的人。”说完,她关掉手机屏幕,毅然朝着厂房的黑暗深处走去,脚步虽然有些踉跄,却无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