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闻言,兴趣盎然笑着对厉延贞说道:“婉儿所言不错,先生今夜若不能留下一作,岂不辜负了这上天安排的机缘?红儿,给先生备上蜜浆。”
此前说过,现在的人对饮茶,还未到后世的状态。所以,多数人都以蜜浆来招待客人。当然,如太平公主这样的显贵,府中茶当是不缺少的。不过,此时她夜留香山寺,恐还没有那个条件。
“能的殿下和大人赏识,乃是延贞之幸。只是,小子不过读了几本书,胡诌了几句歪诗劣辞,当不得殿下和大人如此抬爱。
正如殿下所言,今夜能够得见殿下和大人,乃是上天给小子的机缘。小子,也不能有备上天安排,还请殿下容小子斟酌一番。”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言道:“先生请,我等不会搅扰先生冥想。”
说完之后,她向上官婉儿示意,两人便沉默下来。不过,两双秀目,散发着光彩神意,期盼的盯着厉延贞。
虽说,自己上一世在图书馆,也算是博览群书。可是,想要剽窃一首应景的诗词来,还真的无法立刻想到。
更重要的是,作出来的诗词,定要符合此时的格律词调。否则的话,自己这个剽窃大盗的底子,恐怕就会立刻暴露在她们面前。要知道,上官婉儿在历史之上,可是有名的才学。她对诗词的才学认知,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同样闻名天下的才子,恐怕都要略输一筹。
所以,在上官婉儿的面前,厉延贞肯定要谨慎再谨慎,这可不比在淮阴的陆家庄面对陆绩之时。
要说起来,能够符合这个时代格律词调的,那莫过于诗仙李白,以及诗圣杜甫的作品了。可是,此时厉延贞却一时无法想起,他们有哪些诗词,能够用在当下。
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虽然精彩绝伦,都不愧千古名作。可是,却无法用在当下之作,而这些后世先贤的诗词,又如浩瀚之海。想要剽窃一首应景应意的佳作,还真不是件容易得事情。
厉延贞闭上眼睛,眉头微微蹙着,一副认真构思的样子。他对面的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两人,脸上挂着殷切的期盼笑容,一言都不敢发。就连她们两人身后的侍婢,也同样大气都不敢喘,似乎很怕惊扰到了厉延贞,打乱了他的构思。
可是,她们哪里知道,面前的所谓大才,脑子飞转的想着,如何剽窃别人更合适的诗词,在她们面前装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