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照着名单,安排好职位,递了奏疏到两仪殿。李世民看完奏疏,有些意外,也不禁生了几分好奇。
立秋不顺秋,殿内用了冰也不解热,李承乾挥汗如雨,批奏疏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你以前经常批奏疏吗?”
李承乾顿了一顿,这玩意儿又不是白菜,家家都能弄得到?
“父亲为何这么说?”
李世民笑道:“你处理公文的速度,一目十行,笔疾如风,还能保证批复没有错漏,可不是经常批,练出来的吗?”
李承乾叹气,快节奏生活的必然。
古人考科举,一门课考三天,一篇文章精雕细琢,现代人考试,最长时间两个半小时。
考理科干翻cpu,考文科先不说cpu会不会报废,手速不到位,题都做不完。
迅速阅读材料,了解提高要求,写出答案,经历过各类考试的必备技能。
没办法,不迎合时代发展,就要被时代淘汰,人类不得已的生存法则。
批复奏疏,跟做论述题是一样的,只是笔墨之间责任更重,牵连的范围更广,带来的影响更大。
“做题做出来的本事。”
“做题?”李世民不解,又问:“未来教育这么全面吗?这么没有忌讳吗?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指点国家大政方针?”
李承乾点点头,理论上可以,考试中也会涉及一些,不过多半都是些假大空的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