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州试点,江轩发现苗文虽精妙,但普通百姓难以快速掌握。于是他灵机一动,将苗文与布球运动结合——在布球上绣苗文单字,比赛时,球员每接球一次,需喊出球上文字的含义,答错者罚跑一圈。这游戏很快风靡岭州,孩童们边玩边学,戏称为“字球戏”。
#### **江家繁的字典编纂**
江家繁则日夜伏案,将祭司口述的苗文一一整理。他按“天象”“地物”“人事”分类,并附上兔族文字对照。有趣的是,某些苗文因龙族视角独特,如“飞”字并非展翅,而是龙腾云间的简笔,这让江家繁不禁感慨:“一字一世界啊。”
#### **寒天的法术与书写**
寒天以雪豹族特有的冰系法术研墨,在竹简上刻字时,冰晶凝于笔锋,使字迹千年不腐。他还发现,若将苗文咒语绣在战旗上,可提振士气。某夜,祭司见他以法术悬空书写,笑道:“你这‘冰书术’,倒比我族的龙焰刻字更雅致。”
#### **祭司的坚守与革新**
老祭司在火塘边向江轩展示苗文刺绣,布上的“月”字随光线变化竟似盈亏。他低声道:“祖先说,文字活在使用它的人口中。”因此,他坚持用苗文记录歌谣,并允许江家繁将部分字形简化,以便传播。
#### **朝廷的嘉奖与争议**
江安国将苗文列入《弘阳百科·文字卷》,并赐祭司“护字郎”一职。但一些守旧官员反对:“异族小字,岂能与正篆同列?”江安国却道:“昔年兽纹密文亦起于微末,文明如川,汇流方长。”
---
### **尾声:文字的生命力**
三年后,岭州集市已常见苗文招牌,酒旗上“醉”字龙飞凤舞,药铺匾额“愈”字旁还画着草药图。寒天回王都复命时,带回一册苗文译写的《灵兔雅乐》曲谱,江安国抚卷轻笑:“你看,这‘乐’字多像兔耳竖起的模样。”
史官提笔记下:“安国七年,苗文得传,非唯字存,更在民心。”而在岭州的山路上,几个孩童正用木棍在沙地写苗文“雨”字,恰逢甘霖落下,笔画在湿润的泥土中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