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沐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不是那种会主动寻求帮助的人。”张砺的声音低沉,“他宁可独自面对,也不愿冒着情感碰撞的风险去接触陌生人。”
“所以,他被带走、被注射病毒,甚至被送进实验室,也不会有人注意到他突然消失。”
“对他们来说,他是最理想的实验体。”
张砺没有停下继续翻阅,他开始检索关于“映质”与“V-Phi”关键词的全部研究记录。
新的文件窗口弹出,是一份分类为“理论验证”级别的文档,而让张砺感到熟悉的是——这些内容与妻子导师比安卡教授当初提供的资料几乎一模一样。
映质能力的五级进阶清晰列出:
· LV1:肉体强化期,基础肉体强化,反应与力量提升;
· LV2:感官觉醒期,感官觉醒,如热源感知、声波分辨;
· LV3:映质显现期,能力显化,具象能力与个体经验有关;
· LV4:契约法则期,能力深化并具备契约规则限制;
· LV5:映质领域期,觉醒领域,拥有对局部环境的映质控制力。
张砺顺手调出另一份相关文件。令他惊讶的是,这份文档的来源并非比安卡曾经所在的佐治亚C-17避难所,而是来自伊利诺伊州北部芝加哥的一处避难所,编号为“B-01”。
文档开篇的落款时间是病毒全面爆发之后,显示为“E-V-前阶段紧急备案”,而内容,却异常详实。
其中包含一整套丧尸等级的研究模型,清楚地定义了:
· 白丧(LV1):初步感染,行动迟缓,感知声音与热源;
· 灰丧(LV2):病毒深入肌肉层级,具备奔跑、跃起与简易攀爬能力;
· 蓝丧(LV3):大脑部分被感染,初具组织指挥性,可调度低阶丧尸;
但接下来的内容却令张砺心跳骤停。
那是他第一次在正式报告中,看到有关“黑丧(LV4)”与“红丧(LV5)”的真实记录。
比安卡曾在铁杉社区与他们交谈时提到过这些名称,但她当时也明确表示她只了解白丧到灰丧的演化过程,对于之后的进化条件并不知情,这些更高等级的丧尸多数被视为推测性命名。
而眼下这份报告,却列出了详细进化路径与触发条件。
更关键的是,它解释了一个张砺始终无法解开的疑问——丧尸是如何从“灰丧”进化成“蓝丧”,再跃迁至“黑丧”与“红丧”的?
他终于意识到,这并非简单的病毒堆积,而是一种“选择性进化”过程——与映质类似。
张砺紧盯屏幕,屏住了呼吸。
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彻底改变他们对整个末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