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工作和生活节奏,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而又意义深远的调整。
最重要的变化,便是战略性放权。
林轩开始有意识地,将更多曾经需要他亲力亲为的、关乎具体项目执行和日常运营管理的决策权,
下放给那些早已在他和赵晴鸢的精心培养与严酷考验之下,成长起来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帝国元帅”和“方面诸侯”。
比如,关于下一代“天枢三号”SoC芯片的核心架构选型和关键IP模块的攻关,
林轩在与首席技术官陈家俊和芯片架构总师李志远进行了数轮深度战略研讨,
明确了其必须在CPU单核性能、GPU图形渲染能力、以及“伏羲”NPU的AI算力上,
都对苹果A系列和高通骁龙同期产品形成“碾压级”代差优势的总体目标之后,
便将后续所有的技术细节论证、研发进度把控、以及与台积电等代工厂的工艺协同等具体执行工作,全权授予了陈家俊和李志远。
“家俊,老李,”林轩在一次核心技术决策会上,看着这两位从启明芯创立之初就追随自己的肱股之臣,语气中充满了信任与期许,
“‘天枢’的荣耀,启明芯的‘硬核’未来,就交给你们了!
我相信你们的判断,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越我!”
陈家俊和李志远闻言,心中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更涌起了得到肯定从此能独当一面的冲天豪情!
庐州“神农1号”晶圆厂的产能爬坡与良率提升,
以及后续神农2号、3号等更大规模晶圆厂集群的规划与建设,
林轩也给予了孙振南和坂本健一这两位神农存储的内外双核更大的自主权。
他只提出战略目标——三年内,让神农芯占据全球存储市场50%以上份额!
至于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调配资源,如何攻克工艺难关,则更多地放手让他们去大胆决策,去创新尝试。
这种“战略抓总,充分授权”的领导艺术,不仅没有让启明芯这艘巨轮失控,反而因为责权利的更加清晰,以及核心将帅们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全面爆发,
使得整个“开天计划”和“星尘补天计划”的推进速度,不降反升!
而林轩,则终于从那无休无止的、几乎要将他所有时间都吞噬掉的“帝国日常”中,稍微解脱出来了一部分。
他开始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和家庭的奢侈时光。
他会亲自陪着赵晴鸢,去香江最顶级的养和医院,进行每一次重要的产前检查。
当第一次从四维彩超的屏幕上,看到那两个小小的、如同蚕豆般蜷缩着、却又拥有着清晰而强劲心跳的小生命时,
林轩这个在面对M国总统的极限施压时都面不改色的男人,眼眶竟然也控制不住地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