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从来都不只在战场上,王小天在其他地方也开始对英国开战。
舆论炼金术(认知战巅峰)
上海汇丰银行地下三层的金库,八百公斤黄金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泛着青绿幽光,仿佛是来自地狱的火焰在跳动。每个保险箱都贴着“护国军特别军费”的封条,但箱内堆叠的英镑钞票浸过汞溶液——这是王小天与山西票号精心设计的“炼金术”。
“告诉罗斯柴尔德家族,”他将鎏金怀表塞给犹太商人雅各布,目光如炬,“这些黄金会变成伦敦金融城的瘟疫。”表盖内侧的照片上,香港华工被英国巡捕的警棍击碎头骨,背景里“东亚病夫”的讽刺标语被鲜血浸透,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殖民者的暴行。
舆论屠刀(认知战雏形)
《纽约时报》驻华记者汤姆森在天津码头拍下震撼一幕:三百名华工手持"还我血债"条幅,将英国货轮"不列颠尼亚号"的煤油罐点燃。火光中,有人高举着用洋文印刷的《国际人权公约》,火舌却诡异地绕过了旁边的日本商船。
"这是精心设计的行为艺术。"夏起在战地指挥部分析着照片,"煤油罐里掺了氯化钙,遇水就爆炸,但日本船用的是柴油。"他指着照片角落里的细节:"看那个戴圆顶礼帽的华工,他手帕上绣着太平天国的'翼王'纹章。"
夏起又在指挥部里转动着万花筒,透过彩色玻璃,他看到三种颜色的报纸头条在疯狂旋转:
《暴民纵火恐袭悉尼》(英国《泰晤士报》)
《华工觉醒!千年睡狮终醒》(法国《费加罗报》)
《支那威胁论》(日本《朝日新闻》)
血色婚礼(战术符号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