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队伍则在夜晚悄悄摸到敌人的营地,趁着敌人熟睡之际,发动突然袭击。赵勇带领着队员们,如同鬼魅一般,在敌营中穿梭。赵勇手持匕首,轻手轻脚地靠近一名沙俄士兵,猛地一刀刺向对方,那士兵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倒下了。他们斩杀敌人,搅得沙俄军队夜不能寐。
民间自发建立的反沙俄队伍更是五花八门,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赶走沙俄侵略者而走到了一起。
有身强力壮的工人,他们拿着锄头、镰刀,在田间地头设下重重障碍。工人老陈,身材壮实,皮肤黝黑,他一边搬运着石块,一边对身边的工友说:“咱虽然没什么厉害的武器,但也要给这些侵略者制造点麻烦!”
有朴实无华的农民,他们用自家的农具作为武器,在山林间与敌人周旋。农民老李,带着一群村民,利用熟悉的山林地形,时而躲在树后,时而从草丛中窜出,骚扰着沙俄军队。
还有机智灵活的商人,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脉,为反抗力量传递情报、筹集物资。商人刘老板,在酒馆中巧妙地与各方人物交谈,获取着关于沙俄军队的一举一动,然后迅速将情报传递出去。
虽然他们的武器装备简陋,但他们的斗志却无比高昂。他们在山林中、田野间穿梭,让沙俄军队防不胜防。
就连一些清兵也加入了这场战斗。他们本是沙俄军队的对手,在看清沙俄军队的残暴本质后,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护国军这一边。士兵赵龙,原本对清政府的腐败感到失望,但此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他凭借着自己在军队中积累的丰富战斗经验,为这场战役增添了一份强大的力量。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飞机在天空中盘旋,如同一只只敏锐的雄鹰,俯瞰着大地。飞行员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沙俄军队的动向,及时将情报传递给护国军。驾驶飞机的李飞行员,透过机舱玻璃,紧紧盯着下方逃窜的沙俄军队,额头上满是汗珠,但眼神却异常专注。他将情报通过无线电迅速传达:“护国军注意,沙俄军队正朝东北边境逃窜,速度较快,需加快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