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 年 9 月,莫斯科沐浴在初秋的阳光中,却又透着一丝别样的氛围。泽许帝国的旗帜在克里姆林宫顶端猎猎作响,林泽许皇帝站在宫殿的露台上,俯瞰着这座刚刚纳入帝国版图的城市。
“莫斯科曾是俄罗斯的心脏,如今将成为我们泽许帝国在东方的基石。”林泽许皇帝转身对身旁的奥托·冯·施特劳斯将军说道。
随后,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旨在彻底改变俄罗斯旧有的社会结构。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解放农奴。一份份诏书被张贴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宣告着农奴从此获得自由。
“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你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权利。”负责宣读诏书的官员大声说道。
农奴们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确认这一消息后,许多人跪地痛哭流涕。一些农奴自发组织起来,前往泽许帝国军队的营地表示感谢。
“感谢泽许帝国,让我们重获新生!”一位老农奴激动地说道。
然而,在远东地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带着残余的皇室成员和部分忠诚的军队,在海参崴附近艰难立足。这里气候寒冷,物资匮乏,但沙皇心中复仇的火焰从未熄灭。
“我们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夺回失去的一切。”沙皇对身边的大臣们说道。
他一面派人深入西伯利亚地区招募新兵,一面与当地的部落首领进行谈判,试图获取他们的支持。同时,沙皇还秘密派遣使者前往欧洲其他国家,寻求潜在的盟友。
“告诉他们,泽许帝国的野心不会止步于俄罗斯,如果不联合起来,他们也将成为下一个目标。”沙皇叮嘱使者道。
10 月,泽许帝国的东进计划紧锣密鼓地展开。奥托·冯·施特劳斯将军回到帝国首都,与各部门首脑进行了一系列会议。
“东进远东,路途遥远,我们必须确保后勤补给万无一失。”将军在会议上强调。
于是,帝国的工程师们开始规划修建一条通往远东的铁路支线,以便更快地运输军队和物资。同时,兵工厂加大了武器生产的力度,新型的防寒军装和适合在恶劣地形作战的武器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这些武器将是我们在远东战场上的利器。”兵工厂厂长自信地说道。
在远东,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着重重困难。新兵招募进展缓慢,当地部落对是否全力支持沙皇仍心存疑虑。而且,物资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士兵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寻找物资。”一位沙俄将领建议道。
于是,沙俄军队开始对周边的小型城镇和村落进行掠夺,这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一些居民甚至主动与泽许帝国的巡逻队取得联系,提供沙俄军队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