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听到逊位的诏书,瞬间炸开了锅。有人面露惊愕,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默默垂首,似在哀叹王朝的覆灭;还有人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惶然与不甘。那一张张老迈而惊恐的面孔,此刻在我眼中,就像一幅行将破碎的旧时代画卷。
而袁世凯,这个在历史舞台上翻云覆雨的人物,就站在群臣前列。他微微低着头,可我分明能瞥见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得意。他身着朝服,身姿笔挺,看似恭顺,可那嘴角不易察觉的上扬,出卖了他内心的激动。当诏书宣读完毕,他率先跪地,高呼:“万岁!”那一声呼喊,在慌乱的朝堂里显得格外突兀,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的声音洪亮,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才是这场权力更迭的最大赢家。
随着袁世凯跪地,大臣们也陆陆续续拜倒,口中参差不齐地喊着“万岁”。这“万岁”喊的不再是我这个末代皇帝,而是新时代的共和,是袁世凯即将到手的无上权力。我望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哪怕我带着后世的记忆重生,也无法改变这既定的结局。
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虽然年纪尚小,可我明白,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的逊位与妥协,换来了国家建设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混乱与分裂。废除封建君主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望着殿下神色各异的大臣们,有的默默垂泪,有的面露不甘,而袁世凯则站在一旁,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的身份不再是皇帝,而中国,也将踏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尽管未来充满未知,但我希望,这个古老的国度,能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走向繁荣富强。
清帝逊位诏书刚一落下,袁世凯便迫不及待地展开自己的权力布局。他深知,要真正掌控这个新生的共和国,还有诸多障碍需要清除。袁世凯迅速将临时共和政府组建起来,凭借着自己在北洋军里的深厚根基,袁世凯着手稳固自己在北方的势力。他凭借多年经营的北洋军班底,大肆安插亲信。把北洋军各级将领召集至府邸,一番恩威并施,承诺只要死心塌地追随,日后加官进爵不在话下,若是有二心,定严惩不贷。在他的运作下,北方各省的军政大权逐渐被其亲信牢牢把控,成为他坚实的权力后盾。
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力,他表面上对革命党人释放出友好信号,摆出一副合作姿态,频繁派遣使者与南方沟通,表达自己对共和的拥护,实则暗中与各地旧势力勾结意图瓦解革命力量。他拉拢革命党内意志不坚定者,以高官厚禄相许,从内部制造分裂。以统一全国为幌子,不断向革命党施压,要求他们在政治权力分配上做出让步;他对那些反对共和、妄图复辟帝制的旧官僚、旧贵族许下各种利益承诺,把这些人收归麾下,壮大自己的势力。袁世凯还在舆论上大做文章。他控制的媒体大肆宣扬只有他才能稳定局势、拯救国家,将自己塑造成众望所归的领袖形象,打压南方革命党领导人在民众心中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