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好大致思路后,六人向因禄长老求助。
因禄长老拿出书院中人名册,等待几人发问。
“因禄长老,请问书院有多少名孩童……”
“哪些孩童相对内向低调……”
“可否带我们去见那几名孩童……”
六人接连提问,而因禄长老则是一一回答,最终将搜寻结果缩小至五人。
“如今他们应该都在静心殿中修习功课,我带你们找他们吧。”因禄长老显得很有耐心,没有因为刚才的询问而感到不耐烦。
七人来到静心殿内,发现学堂内的童子正在参悟功课。
不少童子在为功课头疼,少部分童子则在开着小差。
在这之中,只有一人显得格外认真,盯着书本目不转睛,一边读一边还在动笔做着笔记。
林同曦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股不同于其他人的劲头,便向长老打听起其身份。
“这个弟子名为伍谦,是那五个孩童之一。”长老解释起身份。
按照因禄长老所说,伍谦身世凄惨。
除他以外,全家为岭州的土匪所杀,只有伍谦侥幸逃过一难。
刚好当时明和书院在附近处理任务,伍谦便拦住他们,乞求明和书院收其为徒。
带队的长老可怜其遭遇,便将其收于门下。
而伍谦在这之后则是默默读书,即便休息的时候也捧着一本书读。
在别的小孩为出风头争吵时,伍谦没有选择加入他们,而是潜心攻读。
听了因禄长老的介绍,林同曦更加确信伍谦便是他们要找到的人。
这不正好对应“潜龙勿用”的含义吗?能在这个年纪静下心来的人,一定有一个大目标。
全家被土匪杀掉后……侥幸活下来的那个人会有什么感想?
要么就是畏惧,自此一蹶不振。
要么就是积蓄力量,坚定信念,誓要达成某个目标。
或是剿灭土匪,或是让天下太平,但他太过年幼,只好蛰伏。
“因禄长老,可否请这位孩童出来?”林同曦望向身旁的年轻长老。
因禄长老爽快答应了林同曦的请求,接着便将伍谦带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