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南宫的蟠龙柱上,滴滴蜡油缓缓流淌而下,仿佛时间也随着这缓慢的节奏逐渐凝固。而此时,董卓那沉重的星纹靴正无情地碾过散落在地上的奏折,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这片宁静。
在宫殿的横梁之间,玉玺散发着完整而耀眼的紫芒,如灵动的游蛇般穿梭其中。那光芒映照之下,“迁都长安”四个触目惊心的血字仿若有了生命一般,跃然于眼前,让人不寒而栗。
一旁的御史中丞王允身着官袍,额头上早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冷汗湿透了他的衣衫。他紧紧地怀揣着一条白绫,由于长时间的贴身携带,白绫已然被他的体温焐热。这条白绫,乃是三日前他与皇甫嵩密谋时所准备的绞索,承载着他们扭转局势、拯救汉室的最后希望。
然而,当王允颤抖着开口说道:“陛下龙体欠安,迁都之事……”话未说完,只见董卓手中的赶山鞭如闪电般挥下,瞬间将御案劈成两半。伴随着一阵木屑纷飞,碎裂的紫檀木中竟滚出半枚精巧的机关齿轮!原来,这竟是墨家匠人心思缜密地藏在案底的“听风耳”。昨晚朝臣们秘密商议的内容,通过这小小的机关,此刻正在董卓身上那件星纹铠甲的玉玺碎片中不断回响。
就在这时,貂蝉轻盈的身影如同仙子下凡一般飘然而至。她舞动着水袖,轻轻拂过丹墀,看似优美的动作却暗藏杀机。只见那水袖之中,一根纤细的冰蚕丝悄然飞出,如同灵蛇一般迅速缠住了王允的脚踝。貂蝉娇嗔道:“王司徒莫非是想要效仿杨彪不成?”她的话语虽轻,却字字诛心。众人皆知,杨太尉因反对董卓专权,如今已命丧黄泉,连棺材都尚未冷却。
当黎明前那深沉而又肃穆的第五更鼓声响起之时,整个京城都仿佛还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但朱雀门之前却已经跪满了密密麻麻的官员们。他们身着朝服,面色凝重,低垂着头颅,不敢有丝毫异动。
在这群官员当中,最为显眼的莫过于那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太傅袁隗。他那原本梳理整齐的白发此刻却显得凌乱不堪,上面甚至还凝结着干涸的血痂,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怜悯。然而,他的眼神却是无比坚定,透露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绝之意。只见他双手高高举起一幅泛黄的卷轴,正是那至关重要的《洛阳地脉图》。此时,一阵寒冷刺骨的朔风吹过,无情地掀开了这幅地图,将其中标注的龙脉走向展露无遗。令人震惊的是,这龙脉的走势竟然与董卓身上那件神秘莫测的星纹铠上的裂痕完全重合!
就在袁隗身前不远处,整整三千名太学生正排成整齐的队列。他们个个神情激昂,用手指蘸取着自己的鲜血,在那高大巍峨的宫墙上奋力书写着谏言。那些鲜红的字迹尚未干透,就引来了一群饥肠辘辘的寒鸦。这些黑色的鸟儿毫不留情地扑上去,争相啄食着这些饱含着热血和正义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