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厂里那辆破旧的吉普车,最近的出车记录里程数猛增。
财务科那边,李怀德签字的出差报销单和借款单也明显多了起来。
偶尔有人看到他深夜才回厂,身上沾着泥土,脸上却带着一股亢奋的劲头。
这天下午,财务科长张远拿着一份报表,敲响了厂长办公室的门。
“厂长。”
他推门进来,表情有些复杂。
郭绍华放下手中的文件,抬头看他。
“坐,张科长。”
“什么事?”
张远将报表放在郭绍华面前。
“厂长,这是……这是李副厂长那边送来的初步销售统计。”
他的语气带着点迟疑,似乎对这份报告的内容感到难以置信。
“第一批送去农机站检测和给大队试用的样机,反馈非常好。”
“已经……已经有几个公社直接下了订单。”
郭绍华拿起报表,目光落在数字上。
玉米脱粒机,二十台。
抗锈蚀喷雾器,五十台。
沼气灶因为涉及到安装和后续服务,暂时还没有订单。
数量不算惊人。
但张远的重点显然不在这里。
他忍不住凑近了一些,指着报表上的利润栏。
“厂长,您看这个……利润率。”
张远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惊讶。
“刨去成本、人工、运输,还有给李副厂长和技术科那边预留的销售提成……”
“这两种产品的利润率,远超咱们之前的预期!”
“特别是那个脱粒机,简直……”
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
轧钢厂的主营业务,利润薄得像纸。
可这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利润竟然如此可观!
张远之前也和郑副厂长他们一样,对搞这些农机产品持保留态度。
现在,数据就摆在眼前。
“李副厂长这次……真是出乎意料。”
张远由衷地感叹了一句。
他本以为李怀德只是做做样子,没想到真能搞出名堂。
郭绍华的反应却异常平静。
他仔细看着报表上的每一个数字,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技术含量不高,但解决了痛点,又是独家生意,利润不高才怪。
“知道了。”
他放下报表,语气淡然。
“张科长,后续的销售回款要盯紧。”
“每一笔账目都要清晰、准确。”
“利润核算也要透明,该技术科的研发提成,该生产科的计件奖金,该销售部门的提成,一分都不能少,也不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