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殿外,武媚长舒一口气:"姐姐真有把握?"
"七八分吧。"我低声道,"圣上这是肝气郁结,脾胃失调。那粥能缓解症状,但根治......"我摇摇头。以唐代的医疗条件,慢性肝病几乎无解。
尚食局里,我指挥厨娘们准备食材,特意加入了一些具有保肝作用的草药。武媚在一旁认真学习,不时提问。
"姐姐懂的真多。"她感叹道,"若我也能......"
"你能学得更多。"我意味深长地说,"记住,医术不仅能救人,还能......"我做了个"赢得人心"的手势。
她眼睛一亮,若有所思。
粥熬好后,我们亲自端回两仪殿。令人意外的是,太子李治正在殿内与李世民说话。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这位未来的唐高宗。他二十出头的样子,面容清秀,举止温雅,与父亲的刚毅形成鲜明对比。
"父皇,这粥闻着香甜,您多少用些吧。"李治接过粥碗,亲自试了温度,才送到李世民嘴边。
李世民勉强吃了几口,眉头舒展:"确实爽口。"他看向我们,"这是你们做的?"
"回陛下,是季司药的主意,奴家只是打下手。"武媚乖巧地回答。
"你叫什么名字?"李治突然问道,目光落在武媚身上。
"奴家武媚,现为才人。"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一瞬间似乎有什么无形的东西在流动。我心头一跳——历史上武则天与李治的感情,难道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季司药,"李治转向我,"这粥中加了什么药材?味道特别却不觉药味。"
我详细解释了配方,并小心地加入一些现代医学理论:"......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这粥能疏肝解郁,自然开胃。"
李治眼中闪过惊讶:"好一个'肝主疏泄'!季司药医术见解独到。"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本王近日也有些不适,可否请司药看看这方子是否妥当?"
我接过一看,是一张治疗失眠的药方,配伍还算合理,但几味药的比例有问题。我小心提出调整建议,李治听得连连点头。
"季司药可有闲暇?明日来东宫一趟,为本王详细讲解如何?"
"奴家荣幸。"我行礼应下,余光瞥见武媚眼中闪过一丝异样。是嫉妒?还是算计?
就这样,我开始了与李治的医药交流。每隔几日,他便召我去东宫讨论医理。我谨慎地引入一些现代医学观念,用唐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李治对这些新鲜理论极为着迷,甚至做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