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舟同学,"张老师微笑着,眼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准备得怎么样?"
"还...还行。"俞小舟下意识后退半步。自从辩论赛后,这位计算机老师似乎对她产生了异常的兴趣,几次"偶遇"都问些关于科技发展的问题。
"我看了你的模拟试卷,"张老师的声音很轻,只有她能听见,"解题方法很...特别。有些公式甚至不在高中课程范围内。"
俞小舟的心跳陡然加速:"是我爸爸教我的..."
"是吗?"张老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期待你今天的表现。"
他转身离开前,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对了,我最近在研究一些...前沿科技理论,也许你会感兴趣。比赛后我们可以聊聊。"
俞小舟僵在原地,直到刘星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嘿!发什么呆呢?"
"没什么..."她勉强笑笑,"我们进去吧。"
礼堂已经布置成考场,前排是参赛者的座位,后排则是观摩区。刘星和夏雪找了个靠中间的位置坐下。
"加油!"刘星夸张地比了个"fighting"的手势,引来周围几个学生的目光。夏雪则只是点点头,但眼神中透着鼓励。
俞小舟找到自己的座位,深呼吸平复心跳。她告诉自己,只要正常发挥就好,不必追求多好的名次,最重要的是不要引起太多注意。
试卷发下来后,她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前几道题比较基础,后面则逐渐加大难度。最后一道压轴题特别复杂,涉及到空间几何和代数综合运用。
"请开始答题。"监考老师宣布。
俞小舟埋头解题,很快就完成了前五道。她的速度引起了旁边一位参赛者的侧目。第六题开始有些难度,她放慢速度,仔细推演。夏雪的错题集里恰好有类似题型,她按照上面标注的思路一步步解答。
时间过半时,大部分学生还在苦思冥想,俞小舟已经做到最后一题了。这道题确实很难,需要建立一个复杂的三维坐标系模型。她咬着笔帽思考了一会儿,突然想起大学时学过的一种空间向量解法。
要不要用?她犹豫了。这种方法远超初中水平,但确实能大大简化计算过程。最终,对数学本身的热爱战胜了谨慎,她开始在答题纸上写下向量公式...
"还有十五分钟。"监考老师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