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收起来吧。”
“这……好吧。”
“这杨氏倒是个能处的,你若是喜欢,平常也可同她亲近亲近。”
“嗯,夫君你还别说,我瞧着这杨氏的一举一行倒是不像这普通农家妇,我也颇有好感。”
……
如今儿子考中了县案首,等同于直接拥有了秀才的身份。
接下来的三年就可以直接进入县学学习了。
杨晓晓这两年明面上倒是在家绣了几幅大件的绣品,因为还不缺银两,便一直不曾拿去估衣坊估过价格。
如今她倒是用得上了。
隔日,杨晓晓就带着儿子,包好绣品,坐上牛车到了云水县。
“哎呀,杨妹子,你这是带着小秀才公去哪啊。”
“哦,我这不,这两年在家绣了两幅大件的绣品,想着二蛋该是去县学了,好拿去卖了,有些银钱在县里凭个房子带着二蛋再安心继续念书呢。”
“原来如此,哎……妹子,你真是不容易,好在二蛋这孩子有出息,这以后啊,你的好日子可多着呢,现在挺挺就过去了。”
……
“娘,咱们家现在没钱了吗?”
“还有些呢,你爹……当初有五十两。”
“建房子,这两年花销去了四十两,还有十两呢。”
说着,杨晓晓转头间,却见儿子低头停留在了原地。
“娘,要么……就算了吧。”
“什么?什么算了?”
“娘,我不读书了吧?本来我也不是特别喜欢读书,且我现在也认识很多的字了。”
“您不是说,只是希望我识字懂礼吗?”
“嗤~傻孩子。”
“快过来,等你娘卖了绣品,再说这话。”
琼衣坊。
杨晓晓带着儿子进了衣坊后,掌事娘子即刻迎了上来。
这琼衣坊,杨晓晓以前便来过,手中的针线布料,便是在此处买得,因此,便也对掌事娘子有所了解。
“哟,这位夫人,您这是?”
“掌柜的,我这绣了两幅绣品,想让你品鉴品鉴,给估个价看看。”
“哦,好说好说。”
待杨晓晓打开包袱,将那一副针法细腻的双面绣打开时,华娘眼都瞪大了。
一时竟是无语,只是小心的将绣品伸展开来,仔细打量,只见时间越是久一分,那华娘的双眼更是亮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