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歹毒的事,必须得让别人一起分担。
沈清臣想拒绝,但小皇帝两眼发亮满含期待,好似发奋图强一样,他不忍打击。
毕竟,小皇帝第一次求学。
御书房里,很快响起沈清臣清雅的声音,小皇帝问的话都是同奏折无关的,沈清臣没回答,只挑着奏折上的事跟小皇帝讲。
两个人频道不在一起,硬生生在午饭时解决掉一半奏折。
小皇帝开心:“传膳,朕要和两位大人一起用膳。”
小皇帝心有报复,一连几日,下朝就派人将周济和沈清臣都叫去御书房。
两人给的奏折多,小皇帝就让沈清臣讲,让周济旁听提意见。
最近这些日子,周济觉得比以往三年见沈清臣都多。
在小皇帝再次派人来请时,直接拒绝不去。
手下翻着潘松证词,嘴巴硬的很,潘氏夫妇明显知道什么,却也咬着不说。
周济没什么耐心,直接拍案定案,将潘家全数流放。
严冬再一次冷着脸进来,“督公,您换了苏白玉吧,他就是个流氓。”
周济:……
严冬有点心累,道:“好歹是个大理寺卿,在东厂跟个地痞子一样,勾肩搭背屡屡坏规矩。说是查账册,到现在屁都不放一个。”
还不要脸的喊他一起去青楼,青你妹,流氓。
周济也好说话:“那给你派个别的差。”
严冬立刻开心起来,得了令下去安排。
上都每逢端午,天子都要登御船,在紫禁河上放粽子,丢祭品,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造办司打了新的御船,差人来请周济过目。
小皇帝不知哪得了消息,屁颠颠的在司礼监门口堵住周济:“走,朕同你一起瞧瞧去。”
周济打击道:“那天陛下安居宫中,这事自有人替。”
小皇帝不乐意,可也不敢耍脾气,就抱着周济胳膊开始委屈。
“你上次答应带朕出去的,如今你不带就算了,连这登御船的事都不给朕,你说话不算数。”
周济脑子里找了一圈,也不知小皇帝说的,到底是哪件事不算数。
“去也可以,寸步不离的跟着臣。”
小皇帝开心的保证,造办司见到船时,更是激动。
天子登御船,大事。
上都大街小巷,锦衣卫和皇城守备军走动很是频繁,一是排查安全隐患,二是巡查扎点,准备那日的守卫和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