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瑶的组织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创作活动拉开帷幕。
众人分成小组,围绕“星际共生”的主题展开创作。
在一个小组中,灵羽原生民族的艺术家与幻光原生民族的技术人员合作,他们以灵羽民族的自然崇拜为主题,运用幻光民族的光影技术,打造出一个虚拟的森林场景。
在这个场景中,飞舞的精灵与闪烁的光影相互交织,树木仿佛拥有了生命,随着光影的变化而摇曳生姿。
观众置身其中,仿佛能感受到灵羽星系森林中的清新空气和神秘氛围。
另一个小组则将蓝星的传统音乐与霜寒原生民族的冰雪舞蹈相结合。
蓝星的音乐家们用古老的乐器演奏出悠扬的旋律,霜寒原生民族的舞者们身着特制的服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服装上的冰晶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与舞者们灵动的身姿相得益彰,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冰天雪地却又充满温暖的世界。
在创作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成员相互交流、学习。
灵羽原生民族的成员向其他民族传授与自然沟通的技巧,幻光原生民族的成员则分享光影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大家在交流中逐渐消除了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彼此的关系更加紧密。
然而,文化融合并非一帆风顺。
在讨论如何将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育体系时,出现了一些分歧。
灵羽原生民族代表认为,应该以自然教育为核心,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自然,了解生物的奥秘;
而幻光原生民族代表则主张加强科技教育,培养孩子们对先进技术的兴趣和掌握能力。
双方各执一词,气氛一度紧张。
苏瑶见状,赶忙调解:“大家别着急,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文化融合更好地体现在教育中。
我们可以将自然教育和科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开发一些以自然为主题的科技课程,让孩子们在探索自然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先进的科技知识。”
陈宇也补充道:“从哲学的角度看,自然与科技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