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过得飞快,恒运的事情终究不得不解决。
于是,沈林风、吴恒毅和刘仁华再度面对面坐在一起,沟通刘仁华退股的事情。
刘仁华坚决退股已成事实,现在要谈的是股份的收购价格。
吴恒毅态度“坚决”,表示只按照投资金额给刘仁华补贴,否则,让刘仁华把股份转让给别人。刘仁华被弄得有些被动。因为他们这种小公司,实话讲不凭借一点关系,那是很难找到合适投资人的。
假如吴恒毅坚持不收购他的股份,他的位置也非常尴尬。
沈林风则在一边当和事佬:“话不是这么说的,大家合作异常,我觉得还是好聚好散比较好。老刘、老吴,我建议你们两个要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沟通,而不是意气用事。我讲一句实话,假如一直这么僵持下去,恒运经不起消耗,相信你们两个也经不起消耗。”
“既然不想再也做,就干脆一点,拿出诚意来。深圳有的是发财机会,合得来就合,合不来就各自分开,去寻找自己的机会。作为合伙人兼股东,我当然希望你们能够心平气和的谈,而不是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干耗着,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何必呢?”
或许是沈林风的话起了作用,吴恒毅的态度有所缓和。
他说:“要走可以,股份我和沈老板可以联合接手,不过价格方面不能喊天不到地的乱报。”
刘仁华坚持说:“我觉得按照评估价上涨百分之三十很合理。”
吴恒毅干脆双手一摊:“那你按照这个价格给我和沈老板,我们两个退出,把恒运交给你来经营嘛。”
刘仁华:“呃......”
吴恒毅这一军,算是将到点子上了。
刘仁华有技术能力,但是管理能力确实一般般,本身格局不大,才导致跟吴恒毅的分歧越来越大。你让他找茬子,揪出公司的各种问题,他是有这个能力的。
但是,要让他解决相关问题,他根本不具备那种能力。
事实上,哪家公司没有一定的问题?
很多问题只要不致命,管理者只能暂时搁浅,不急于来处理而已。
别说刘仁华不具备收购沈林风、吴恒毅股份的实力,即使有,让他自己经营恒运的话,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听到吴恒毅这么一说,便直接哑火。
吴恒毅见自己说到点上,便继续说:“你要补偿,就只能按照公司解散的标准拿走补贴,不要想着我和沈老板接手公司以后,能赚多少钱。能赚多少,那都是得靠我们的能力和运气去拼,而不是你留下的家底就能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