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影悄无声息地出现,跟了上去。
那人影一路跟到公厕,一个手刀将钱婆子敲晕,
完了,一脚上去,
隔壁院出来的那位哼都没哼一声,一头扎进旱厕坑里。
翌日,苏鸢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她走出房间,站在阳光下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打着哈欠问进进出出忙个不停的苏菲,
“忙什么呢?”
“晒菌菇。”苏菲费劲地拖着一个背篓出来,
“我总闻见一股屎臭味。”
这些菌菇都是从乡亲们那里换的,
苏菲一点都不舍得浪费。
苏鸢摸摸鼻子上去帮忙,“吃完早饭,咱俩出岛。”
“给阿奶拍个电报,报平安,顺便添置点东西。”
没有菜刀,昨晚的青菜都是用手撕的。
苏菲积极响应,“我要寄信。”
她写给黎家大娘的信都攒了可厚一沓了。
其实岛上有邮政设立的代理点。
苏鸢一定要出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坐船。
身为最专业、最优秀的佣兵,苏鸢不允许自己有晕船这个致命弱点。
一直在内陆生活也就罢了。
她也不较那个劲儿了。
偏偏她来到海岛上,不知道要在这里生活多久。
“呕~”
刚下船,苏鸢就抱着一棵树大吐特吐。
苏菲打开姐夫又送她的军用水壶,喂苏鸢喝水漱漱口,关切道:“姐,好点了吗?”
苏鸢摆摆手,扭头接着吐,“呕~”
直到胆汁吐空,总算停了。
客船三个小时后返航,时间紧迫,两人先去邮局发电报,寄信。
出来后直奔百货商店。
说是百货商店,其实只比她们老家镇上的供销社大了一点。
她认真挑选家里急需添置的生活用品。
剪刀,针头线脑,菜刀,锅铲……
就连暂时想不到用处的油布都扯了几米。
苏鸢转了一圈,愣是没找到案板和瓦翁,询问售货员:“请问,哪里可以买到瓦瓮和案板?”
售货员:“赶巧了,今天有大集,你们可以去那里看看。”
苏鸢很意外,“大集怎么走?”
售货员:“出门左拐,直行五百米就到了。”
六十年代,投机倒把监管严格。
像粮油棉花等农副产品不可在集市上交易,但是一些如干鲜果品、土特产品和家庭手工业品等仍旧允许在集市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