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还在指挥前线?”
“是,刚刚结束110师团战事,又发动了对35师团的围剿,只要连吃对方两个师团,想必华北局面必有转机。”
赵刚深吸口气,感叹正面战场还得看第八战区,还得看李长官的调度。
陈勇进去报告后。
李峰让赵刚进入参谋部。
“看看吧,现在局面已然明朗,我第八战区对敌的进攻才初具锋芒。各处武装复杂且纷杂,有的隶属于友军游击队,有的是地方民兵,还有小股的流窜武装。”
李峰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政令如臂使指,才能打赢仗。现在各县的武装五花八门,有的听军分区的,有的听友军的,甚至还有听地主劣绅的,这怎么行?”
赵刚捧着茶杯暖手,目光落在地图上那些标注着 “友军” 的蓝色旗帜上。
“您急着叫我来,不光是为了石门的物资纠纷吧?”
“那只是一个引子。”
李峰让参谋们继续工作,自己转身带赵刚进了个人办公室。
李峰突然收起笑容,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封皮上写着《地方武装整编方案》,跟赵刚交底说道:“第八战区现在下辖五个集团军,每个军的编制、装备、补给都有明确规范,打起仗来才能步调一致。”
“除了正规编制之外,还有大量的编外武装。既有友军部队肆意的扩展出来的番号,也有起义伪军的混成旅。”
手指重重敲在 “整编” 二字上,“除了第八战区的正规编制,其他所有武装,要么接受统一整编,按咱们的编制补充装备、训练士兵;要么就解散归田,发给安家费,回家种地。”
“我不是要赶尽杀绝。愿意抗日的,我李峰随时欢迎,但必须听指挥、守规矩,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各自为战。否则,今天能截咱们的棉衣,明天就可能在战场上捅刀子。”
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这个道理两人都无比清楚。
军纪严明、政令通达,才能确保持久作战。
赵刚放下茶杯,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截止到目前,他仍然把自己当成第八战区的人,考虑问题的出入口,也是顺着李峰的思绪。
“长官,整编怕是会有阻力,在这个节骨眼上,是否以外敌为重?”
李峰呵呵一笑,“攘外安内并不冲突,怕是不知晓统帅部的新命令吧?依我看联合作战也快到头了。”
“你去办这件事,先从石门军分区开始动,做一个表率出来。
以第八战区司令部的名义发文,给他们半个月时间考虑。
愿意整编的,派军官去接管,武器弹药统一登记;不愿意的,就派人去清点人数,按人头发安家费,枪支弹药一律上交。”
“两年前,咱们拉着这些人一起抗日,是没办法;现在,第八战区能独当一面了,就不能再让这些参差不齐的武装拖累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