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如何取得六安,暂且不表。
只说赵林与潘璋、徐盛领兵出龙舒,沿大路向北行军一日,抵达巢湖,临湖立寨,于次日方至浚遒县西南十里处。
赵林手搭凉棚,见南面有一片树林,便叫潘璋去打探一番,率军入树林歇息。
此时正值盛夏,酷热难耐,白日行军极为艰难,赵林虽是骑马,不着片甲,却也被晒得头昏脑胀。
在树荫中休憩片刻,赵林请来潘璋、徐盛,谓二人曰:
“二位将军,浚遒距合肥不过二十余里,想来必有防备,不宜强攻,当以计策取胜。
不知二位有何高见?”
二将闻言,对视一眼。
徐盛道:“驸马,此时天干物燥,我等何如用火攻之计?”
赵林奇之,问曰:“计将安出?”
徐盛道:“浚遒县土卑下,泽多陂池。
其东有山,名曰浮槎山。
以末将之见,可于浮槎山上筑一台,结草木为团,燃火滚落,以壮声势,吸引守军。
另分一部人马以火箭射于城西,待守军防御东西两面,再于南面蚁附登城,或可一战而定。”
赵林闻言,思忖片刻,暗道:“此计甚妙,足见徐盛多谋。”
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微微颔首示意,又转头问潘璋曰:
“公意如何?”
潘璋抱拳曰:“某以为文向之计甚妙。”
赵林闻言,笑曰:“汝别无良策?”
潘璋闻言,看了一眼徐盛,答曰:“某以为,可先去城下搦战,若守军不出,再分兵佯攻,行文向之计,更为妥当。”
赵林称赞二人有将才,遂分兵三部,一部由徐盛统领,于东西两面放火;
一部由潘璋统领,自去城下搦战。
赵林则领余下三千人马,绰在潘璋之后,以为接应。
计策既定,大军开拔,继续赶路。
且不说徐盛如何准备火攻之物,潘璋如何领兵径去城下搦战。
单说赵林远远跟在潘璋身后,心中正有一事犹豫不决。
昔日赵林初至江东之时,便曾与潘璋打过照面。
彼时潘璋不过是一县长,却常随孙权左右,颇受孙权信任。
当时赵林便有心寻个借口斩了此人,以免将来再让二伯父死在这小人之手。
不过见面几次后,赵林发觉潘璋此人不修德行,极为奢侈贪财。
在甘宁得了文武袍之后,此人是第一个跟风效仿的江东之人。
而且袍服材质、色彩皆与甘宁不相上下。
须知甘宁为孙权心腹大将,引为左右臂助之人,常有赏赐,是以不缺钱财。
而潘璋不过是一县长,哪来的财力能与甘宁衣着华美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