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父!许久不见,想煞侄儿了!”
虎威将军推金山,倒玉柱,拜伏于地。
关羽扶起赵林,大手用力拍了拍赵林肩膀,言道:
“柏轩伤势可曾痊愈?没有留下暗伤罢。”
赵林闻言,奇曰:“二伯怎知我受了伤?”
关羽手捋长髯道:“向日大哥来信,命我寻神医华佗,故而知之。
如何?而今伤势可曾痊愈?”
赵林拍了拍胸脯,咧嘴笑道:“已是无碍,二伯不必忧心,侄儿年轻,区区小伤,何足挂齿?”
关羽闻言,笑曰:“汝之气魄,比之平儿,更肖于我。”
赵林谄媚道:“二伯父亦为我父也。”
言罢,又问曰:“我坦之大哥不曾随二伯回江陵?”
关羽道:“平儿在家中教导幼弟,汝若有暇,可自去我府上寻他。”
正说话间,孔明出殿来迎。
关羽抱拳与孔明见礼。
诸葛亮言道:“二将军且稍待,季常稍后便至。”
言罢,引关、赵入内安坐闲谈。
关羽曰:“军师,筑城民夫可曾安排妥当?”
诸葛亮道:“万事俱备,只欠钱粮,便可于十日内,发十万之众,二将军不必担忧。”
关羽闻言,颔首曰:“只是不知钱粮何来?”
诸葛亮笑曰:“待季常至,亮自有妙计,断不会误了二将军筑城大事。”
赵林听了几句,心中暗道:“筑城?莫非是沿江筑烽火台?”
遂问曰:“二伯,军师,筑城是何意?”
孔明不语,关羽却道:“荆州重地,北有曹操,东有孙权,两面受敌,虽有坚城,不足以安稳。
我欲沿江筑烽火台,一旦有敌来袭,可白日烧烟,夜里燃火,以为警示之用。”
赵林闻言,心道果真如此,又问曰:
“二伯欲将烽火台筑于何地?可是沿长江北岸而筑?”
关羽捋须颔首。
赵林又道:“既已征发十万之众,何不在襄樊一线亦筑烽火台?”
关羽闻言,傲然道:“襄樊自有吾亲自镇守,若曹操敢来,某青龙偃月刀必饱饮国贼之血!”
赵林闻言,正欲出言相劝,孔明却道:
“襄樊虽为我所据,然邓县却仍在曹操手中,两地相距不过十余里,筑烽火台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