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刘备展开第二封赵林手书,其信略曰:
“主公丈人膝下敬禀,
臣婿林顿首,敬问主公安康。
林自幼寄养主公膝下,衣之,食之,待如亲儿。
主公不以林愚钝,请二伯、三伯、孔明等日夜教导,授文传武,指教为人。
自林从军后,多加擢升提拔,屡屡委以重任,亲信至极,更将二女一并婚娶与我。
主公恩深似海,义重如山,林虽万死不能报也。
今闻蜀军设水攻之计,林虽知主公吉有天佑,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既知贼人奸计,林安能坐视?
为解主公之危,林又何惜此身!
林自知此战凶险,恐十死无生,再不能为主公征战陷阵,助主公匡扶汉室,成就大业。
遂将机密大事附于信中,林死之后,主公可以醋水浸泡,其字即显。
密信字字机密,万望主公私密观阅,切不可传与外人。
如此,林虽死,主公亦可得可保英雄为臂助,三兴炎汉不远矣。
请主公勿以林为念,珍重,保重,松龄长驻,福寿安康。
臣婿赵林再拜,谨呈。”
刘备阅罢,早已泪流满面,双手颤抖着翻出最后一块绢布,其上是赵林写与叔父赵云及家眷的绝笔。
又将摔落于地的锦囊捡起,从中取出数片竹简,其上无字,只有一股淡淡的腐臭味,想来便是赵林信中所言的密信。
众人看着刘备的动作,不知信中写了什么,庞统言道:“主公,柏轩信中如何说?可有蜀军虚实?”
法正见刘备坠泪不语,拱手问曰:“主公,赵将军可曾言明求援之事?”
刘备闻言,忽悲恸大哭曰:“柏轩未曾提及战事,只言...只言此战凶险,恐无生路矣。”
言罢,颤抖着双手,将赵林后两封书信叠好,放进怀中,将第一封书信递给庞统,泣曰:
“柏轩为保备之安危,宁陷死地,以命相搏...柏轩若死,备若断翼之雀,无爪之兽矣!”
言罢,疾行至魏延近前,下令道:“吾即刻发兵去救柏轩,汝随军为向导,若是因路途不畅而致行军慢了半分,必斩汝头!”
魏延闻之,忙叩首道:“罪将领命!”
言罢,便要下去准备,却被庞统拦下。
“主公且慢!柏轩此去乃是为毁坏水坝,倘若此时出兵,一旦柏轩功成,大水倾覆之下,岂不全军皆入鱼腹耶!”
话音刚落,见刘备一双泪目怒视而来,急续言道:“主公可令魏延将军率精锐走密道小路,如此虽不能救柏轩出重围,或可解燃眉之急。
待派出斥侯探明水坝虚实,再举大兵北上不迟。”
法正亦在一旁进言道:“赵将军本部精锐皆在武阳,主公可速命蛮兵之众向东,沿山路奔袭资中,牵制城中守军,蛮兵善攀山过涧,只须数日便可兵临城下,必能缓解赵将军之危。”
刘备闻言,思忖片刻,言道:“尔等言之有理,既如此,便依计而行。”
言罢,又谓魏延曰:“吾亲领精锐走密道小路,文长随军指明水坝所在,事不宜迟,即刻出发。”
众人闻言,皆劝刘备不可亲身赴险。
奈何刘备执意要去,阻拦不住。
遂无奈进言,叫黄忠随行保护,刘备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