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1月17日,在木津河守军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红一师团夺取了渡口。红一师团强行军渡河的作战不光考验了部队,也让日本反动派的部队及其的疲惫第3师团第34联队因过度疲劳发生夜惊症,非战斗减员达17%,更是扯底的将日本反动派的军队远远的甩在了屁股后面。
当红一师团选定渡河地点的时候,坐询问当地的百姓之后将渡河地点精准选定在了加茂段,宽120米、水深不足1.2米的浅滩区,两岸芦苇丛提供了天然遮蔽,规避日军航空飞机的侦察。工兵中队用百姓支援的的渔船、门板,配合制式成了3座桥梁。
在建造桥梁的时候周亦云让工兵使用了分段组装法,上游的浮桥作为主要的通道承载驮马和重装备,中游的浮桥作为备用通道,主要是让步兵快速通过下游桥佯动通道布设假人、遗留番号标识迷惑追兵。
当永田铁山在日军指挥部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急令第16师团一部从大阪砸i一次北上,16师团向北和第三师团向西移动,第一师团向南移动试图在加茂一带堵截红军。然而,红一师团早已抢先一步,在老百姓的支持下早已消失在了密林之中。
连续数周的追击与反追击,已让日军各部疲惫不堪,第10师团 从奈良急行军回援大阪,又被迫北上追击,士兵体力严重透支,掉队者众多。第3师团 在龟山扑空后,被迫翻越险峻山区,非战斗减员严重。
第16师团 在木津川畔徒劳地搜索渡河点,却被红军小股部队不断袭扰,士气低迷。
永田铁山在指挥部里焦躁地踱步,他意识到自己正被周亦云牵着鼻子走。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他盯着地图仔细的思考起来,他明白以他现在的兵力,并不能围困红一师团,红一师团的行动轨迹犹如一条毒蛇,每一次撕咬都精准地打在日军的软肋上他思考着红一师团的下一步行动在哪里,他们会在哪里在一次出现。
在渡过木津川后,红一师团再次隐入山城町的密林之中。周亦云站在山上,看向了脚下正在通过的红一师团,对着周边的指战员说道:“永田铁山以为我们要打大阪,我们就打川西町;他以为我们要南下赤木,我们就北上木津川,现在,让他们继续猜猜,我们接下来要去哪儿了。”
红一师团重新回来笠置町经宇治市向黄梁急进,宣传部的女兵不断的鼓舞着士气,在彻底冲出包围圈之后,战士们的脸上开始有了笑意,宣传队女兵站在山坡上,领唱《国际歌》,朝阳映照着红旗,战士们齐声跟唱,歌声在山谷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