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0月25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团的部队在敌人的包围封锁中突围了出来,由于起义的影响,日本的军队开始全国的大概规模的调动吗,这时的日本军队已经不能对着周亦云的部队进行围剿,他需要应对2各个地区的情况,但是也让部队赢得了喘息之际,,
,第一师团参谋部长站了起来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对着下面说到:“大阪笠置战役战果统计歼敌第16师团第33联队2324人(含联队长山田常太自决),俘虏745人(经教育后,412人自愿加入革命军),缴获三八式步枪1800余支、机枪32挺、山炮6门、弹药40吨,敌军溃逃:约850人,接着停顿了片刻说道:“我军伤亡,牺牲412人(党员占比47%),负伤543人(含102名重伤员)”
“安置情况:重伤员分散安置于周边23个村庄,由地下党组织与村民共同照料由于情况紧急大部分的伤员都被师团部出钱,安放在了周边的村子,由村民治疗,其中包括了中野等人,在伤愈归队后在回归部队。”
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周亦云做了工农革命军的阶段性的报告。由于工农革命军是由日本旧时代的陆军第四师团改编过来的他具有日本反动派军队的弊端鉴于此腿
第一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团重新改编为4联队制度,淘汰意志不坚定者,保留精锐,提高战斗力,实行四联队制,全军精简整编后总兵力18,670人,每个联队下辖3个大队,3个中队。
在党组织建设上彻底确立确立支部建在中队上原则,每个中队设立党支部(党员不少于7人),小队设党小组(党员不少于3人),小队有党员骨干,联队和大队设立党委,全军由前敌委员会的周亦云担任书记,由他同一指挥联队以上设兵务委员(与军事首长同级),大队设兵务教导员,中队设兵务指导员,实行双重领导的体制军事工作由军事首长决定,政治工作由兵务负全责。
第二进行军队民主化改革废除旧军队陋习,彻底取消打骂体罚制度,避免先入伍就可以大骂后入伍的几分钟的旧军队习气,官兵同灶同食(每日伙食标准统一),统一服装制式(取消军官特殊标识)。
废止旧式敬礼,改为革命军礼,建立士兵委员会,中队设士兵委员会(由士兵选举产生)他们的职权范围,监督中队经济开支,参与作战计划讨论,对军官提出质询,管理文化教育活动这个暂时无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