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没有现在,哪来的未来?!降级了,你口中的未来就是去踢西乙!”桑切斯怒吼道,额头上青筋暴起。两人的声音越来越大,争执越来越激烈,更衣室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一个代表着新锐势力的野心和“战略性放弃”的激进主张,一个代表着老臣子的责任感和对“根基”的誓死扞卫,两种理念在失败的重压下猛烈碰撞。
其他球员都停下了动作,紧张地看着两位核心人物的交锋。像劳塔罗、亚伦·马丁这样的年轻球员,作为更衣室的边缘角色,既没有足够的资历也没有明确的话语权,此刻只能屏息凝神,眼神中带着茫然和不安,不敢插话。大卫·洛佩斯等中生代球员眉头紧锁,显然内心也在激烈斗争。
而主教练弗洛雷斯,此刻却陷入了令人费解的沉默。他站在一旁,双手插在口袋里,眉头紧锁,眼神复杂地在米林科维奇和桑切斯之间游移,嘴唇动了动,最终却什么也没说。他想起了赛季初董事会某位高层私下的话:“…米林他们代表着球队的未来和投资方向,需要在更衣室有一定的话语权,这对凝聚力和长远发展有益…” 这句话此刻像枷锁一样束缚着他。公开支持桑切斯,打压米林科维奇的观点,是否会违背董事会的意图?是否会引发新援集团的不满?但支持米林科维奇的“保欧冠弃联赛”论调,又实在太过冒险,也违背了他作为教练的直觉和对球队现状的判断。
这种两难的境地,让弗洛雷斯这位本应在更衣室拥有绝对权威的主帅,在关键的分歧时刻,选择了失语。他的沉默,无形中助长了争执的升级,也让更衣室的裂痕更加清晰可见。
杨明依旧坐在那里,仿佛这场激烈的争论发生在另一个世界。他微微低着头,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神,让人无从揣测他的想法。他既没有看向激动的米林科维奇,也没有看向愤怒的桑切斯,更没有去看沉默的弗洛雷斯。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对这场关于“战略重心”的争吵,似乎漠不关心。
亚伦·马丁看着一动不动的杨明,他很想让杨明站出来两句,因为杨明虽然才17岁,但是他在更衣室里却具有足够的分量。可回顾过往,杨明也许会说出什么惊人言论激化冲突。他只好作罢。
冲突的火苗已经点燃,更衣室的裂痕在伯纳乌的失利后悄然扩大。弗洛雷斯的沉默和杨明的置身事外,让这场关于球队命运的争论暂时没有结果,却为未来更大的风暴埋下了危险的伏笔。西班牙人这艘刚刚驶入欧冠深水区的小船,不仅面临着外部赛程的风浪,内部船舱的根基也开始出现了动摇的迹象。
前路,迷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