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还命另外几位童子去烧好药浴,让唐僧沐浴,以便更好地登上佛地。
待一切安排妥当,不知不觉夜幕已然降临,唐僧一行人便在观中借宿休息。
次日清晨,唐僧换上锦襕袈裟,戴上毗卢帽,手持锡杖,登堂拜别金顶大仙。
金顶大仙看着焕然一新的唐僧,笑道:
“与昨日相比,今日的圣僧,才真有佛子的模样。”
“圣僧跟紧我,我带你们走上正路。”
唐僧一行人跟着金顶大仙往后走去,穿过五彩祥光,来到灵鹫高峰前。
金顶大仙停下脚步,说道:
“往上走便是佛祖圣境,我就不再往上送了。”
唐僧谢过金顶大仙后,便率众朝着山上走去。没走多远,便听到哗哗的水声。
猪八戒疑惑道:
“那金顶大仙是不是指错路了?这分明是一条大河呀!”
一行人赶忙走到跟前,只见河上有座独木桥,桥边立着一块牌子,上书“凌云渡”。
孙悟空和白墨在桥上走了两圈,随后回到唐僧身边,传音道:
“这桥本是用来阻拦凡俗之人前往灵山的,只要有些法力,通过并非难事。”
“只是这桥下的水似乎有些蹊跷,想必是如来等人在其中动了手脚。”
猪八戒也传音说道:
“猴哥,这河水我知道,乃是当年接引圣人挑选佛门子弟时所设。”
“若是心不诚,便会神魂离体,融入这河水之中。”
“依我看,咱们怕是难以通过了。”
白墨眼眸微眯,心中暗道:
怪不得原着里安排唐僧渡过这条河水,看似洗去凡体,实则大有深意,恐怕洗去的并非单纯的凡体,而是神魂。”
“不过奇怪的是,原着中的唐僧,其神魂似乎并未受到影响,只是肉身脱离了。”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原着里唐僧一路上已然知晓自己前世乃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
(且不论他最终是否完全觉醒记忆,单看他面见如来时所说:
“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国。”)
(就能看出来原着中的唐僧,或许有人会说他迂腐,或许觉得他愚钝,但有一点无可置疑,那便是他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无论身处何地,他都时刻将自己来自大唐挂在嘴边,每遇到繁华之地,第一反应便是与大唐作比。)
(基于这一点,那些所谓“唐僧神魂被洗去,替换成金蝉子”的阴谋论便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