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故意将“借粮”二字咬得很重,冷笑道。
“只要他们肯慷慨解囊,朝廷日后自会归还,且论功行赏,视为良民贤达。”
“若有谁不识抬举,身怀贪念,拒不借粮救灾……哼,那便是心怀不轨,图谋不善!”
他这最后一句森然有力,众人无不心头一凛。姜维朗声领命:
“末将遵令!定不负丞相所托。”
杨仪又道:
“此事可先礼后兵,愿借者记下借数,不愿者也暂且按兵不动。”
“但务必暗中查清各家的囤粮数目,有无瞒报。”
他眸中掠过一丝厉色:
“可以搜查粮仓,凡瞒天过海者,立刻拿下,按谋逆论处!”
“诺!”
姜维抱拳,眼中闪过精光。
殿中众幕僚将领皆心领神会:丞相这是要趁机拿捏江东世族,令其不得不从。
借粮只是权宜之计,真有不配合的,就顺理成章治他们的罪,削其羽翼。
想到这里,不少人暗自兴奋。
这些江东豪族目中无人惯了,如今丞相要他们低头交粮,也是为民除害、大快人心之举!
安排已定,杨仪复又坐下,挥手道:
“诸位各司其职,即刻行动吧。城中赈济事关重大,切莫有失。”
不多时,姜维领命带着一队精干军士离开大殿,直奔建业各豪门大族府邸而去。
其余将校也纷纷分头部署:有的去城南开设粥棚赈粮,有的准备公开告示召募灾民开垦,有的清点战后城防损毁情况。
偌大的吴王宫内,只剩杨仪坐于主位之上。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亲兵快步入殿,恭声道:
“丞相,儒生们已全部收押,有几家世族代表上门求情,被守卫挡在宫外,请问下一步如何处置?”
杨仪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
“求情?哼,暂且不见。那些儒生先关押起来,隔离审问一番,把他们背后指使之人挖出来再说。”
“诺!”亲兵领命退下。杨仪嘴角泛起冷笑:
“还想着靠游说救人?告诉那几家,且等‘借粮’之后再说吧……”
……
此时,建业城另一端的豪门深院里,气氛却已从先前的自得悠闲,转为惶惶不安。
原来,就在杨仪在街头舌战群儒、下令开仓的同时,城西一座富丽堂皇的府邸内,江东几大世家的家主正聚在一起品茶闲谈。
这几人一个个锦衣华服、气度雍容,正是建业未曾逃亡的顶尖豪门代表。
孙家重臣顾承之子顾晟,庐江豪富吴氏家主吴季,高门琅琊王氏在江东的族长王睿,以及丹阳陆家的当家陆仲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