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家装行业来讲是非常快的,但是在工装领域里其实并不算什么。
通常一些毛坯厂房,从租下来到正式投入使用,房东给出的装修入驻免租期最多就一、两个月时间。
要是赶时间的话,蓝卫科技方面甚至可以边施工边培训员工。
至于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这块,陈峰也给谢志康团队提了几点意见。
首先是有关口罩机生产线,这玩意儿在2020年疫情来临之前并不受人重视。
市面上的口罩机器都是采用的传统的一拖二内耳带口罩工艺,技术含量不高,单机日产也就几万个口罩。
设备也不贵,一台就卖个八、九千块。
无论是广省的东莞还是江省的温市,都有不少小厂家在做这种机器。
一直到明年疫情来临后,各大玩机械的大厂商投入人力物力开始攻克研发,搞出了高速口罩机,把口罩生产速度一下提高了好几倍。
甚至于BYD、格力这些超级大厂,还研发出了全自动封装口罩工艺,单线日产上百万只口罩。
全厂开足马力每天能造出几千万只医用口罩,单只口罩成本被打到了3分钱以内,赚起钱来比印钞机还凶!
如果不是熔喷布这种原材料供应不上来,估计这些大厂搞出日产上亿只口罩都轻轻松松。
所以陈峰就以重生者的眼界,让谢志康派人去和BYD这些大厂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花钱找这些大厂订制10条高速口罩机生产线。
顺便把熔喷布、耳带线的生产线也一并采购过来。
这样一来,蓝卫科技就能从原材料到口罩出厂完成整个生产线上的工业闭环。
对于老板的提议,谢志康自然是满嘴答应。
就说顺道过去学习一下BYD、格力这些制造业大厂的先进经验,派了个小组过去和人家销售部门开始对接了。
……
当然,光有场地、设备和项目启动资金还不行。
人员招募同样是件麻烦事!
由于蓝卫科技刚刚创立不久,整个团队人员不足百人。
想要管理将来员工数突破数千甚至上万的大厂,明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于是在老家放松这段时间,陈峰一边让人事部门抓紧招聘人才,自己则是每天都抽空盯着A股账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