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栽赃陷害(1 / 2)

这一点灵感,来自嘉州。

少年时,他曾随父亲登上峨眉山,为金光寺雕刻壁画。

他曾有幸,看到一尊木板佛像。

那木板不过巴掌大,刻着释迦牟尼佛,衣纹飘逸,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刷上一层红泥,印在绢布上,竟比手绘佛像,更加清晰灵动。

这一幕,犹如一颗种子,藏在他心中。

多年来,在父亲言传身教下,他不断钻研这一技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父亲去世后,他接过衣钵,继续改进。

如今,这颗种子,已然生根发芽,即将开花结果。

按照他无数次试错,这门印刷术所用木料,只挑选梨木、枣木,且在秋天砍伐。

随后,木头必须在阴凉处,晾晒三年,使水分不断降低,直至紧密如绸缎。

刻字时,先用桑皮纸写下正楷字,再反向贴在木板上。

待墨迹渗入木纹,再用枣木制成的刻刀,沿着笔画边缘轻凿。

刻刀与板面,成半个直角,推刀时,以手腕发力,必须揉面团一般均匀。

否则,深一分力,则木板开裂,浅一分力,则墨色难显。

刷墨时,用松烟、胶、冰片混合,制成墨锭。

再用温水化开,以鬃毛刷蘸墨,在刻好字的板面上轻刷三遍。

第一遍,叫作开毛,第二遍,叫作匀色,第三遍,叫作补隙,必须每个笔画都吃透墨汁。

按照他的设计,这门印刷术,可安排三人分工合作。

由写工一人,以正楷字写样,刻工一人,持刀雕刻,印工一人,负责刷印。

三人各司其职,成书速度,比一人操作更快三倍!

柳忠曾多次试验,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尽善尽美,这才敢向周大吉应下,只需三日。

不过,印刷之术成型,他又有些患得患失。

把这门技术交给周大吉,虽然免不了克扣,十贯钱最多得五贯,但能急用,可立即去请医者为妻子诊治。

只是,对比秦王许诺,着实不值一提。

毕竟,无论官职、金银财帛、田地,都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

他一时想着交给官府,却又担忧他们翻脸不认人,甚至引来达官贵人觊觎,闹得家破人亡,那就完了!

崔刺史为官,虽然清廉,但毕竟高坐明堂,免不了让人畏惧。

这一步踏出,祸福难料,怎不让人踌躇?

正天人交战时,忽闻一阵怒喝,伴随告饶、哀求声。

柳忠循声看去,却见坊中写工韩正、印工王介,因研发不力,被周大吉开革了。

两人苦苦哀求,磕头如捣蒜。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