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皎轻点螓首:“不知是哪家小娘子?”
高楷看一眼她面色,轻声道:“薛衍之女,名为采薇。”
“哦?”杨皎面露喜色,“竟如此之巧?”
这段日子,她本想和高楷提起,却见他政事繁忙,方才耽搁下来。
没想到,朝臣提议之人,和她所想不谋而合。
高楷诧异道:“夫人对这薛家女,颇有好感?”
杨皎点头:“妾身曾在司竹园,与她有一面之缘。”
“她知书达礼,容貌昳丽,性子柔顺,着实是良配。”
高楷笑了笑:“夫人却不知,她曾扮作男子,收降三位胡商,平定三县动乱。”
“可非寻常女子。”
杨皎目露赞赏:“如此奇女子,正可服侍夫君。”
听闻这话,高楷五味杂陈:“夫人,竟不生气?”
杨皎颇为诧异:“妾身为何要生气?”
“妾身既为大妇,自当为夫君考虑,使高家瓜瓞绵绵。”
高楷郑重道:“你若不愿,我便回绝此事。”
杨皎轻摇螓首,正色道:“夫君如今为秦国公,日后当更加尊贵。”
“后宫却惟有我一人,既不合情理,也于国无益。”
见高楷颇为愧疚,她宽慰道,“妾身为秦国公夫人,自当贤良淑德,不会因此事不悦。”
高楷叹道:“高处不胜寒,你我当互相扶持。”
“这后宫,再添一人足矣。”
一夜无话,次日,他召来窦仪,命他择吉日,纳薛衍之女为侧室。
恰逢十月,金秋时节,以萧宇为使,接薛采薇入宫,拜见张氏、杨皎,住东配殿。
从此,宫中皆称她为薛娘子。
……
时光匆匆,转眼已至十二月,临近年关,大雪纷飞。
武德殿中,群贤毕至,炭火融融。
高楷朗声道:“天下两都十六道,我已得五道,八十一州。”
“然而,天下大半未平,群雄逐鹿。”
“诸位认为,下一步,该取哪一道?”
崔皓拱手出列:“主上,依微臣愚见,豫国公王玄肃碌碌之辈,正可攻取都畿道,拿下洛阳。”
“届时,两都在手,足以大增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