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微微点头:“传我军令,即刻回返泾州。”
“是!”
翌日,安定城中,高楷端坐府衙,朗声道:“此战得胜,仰赖诸位出谋划策、奋勇厮杀之功。”
“杨烨,诸将功劳详细记录,伤者全力医治;战死者名入英烈祠,抚恤到位,不得有误!”
“遵令!”杨烨肃然应下。
“严、丁二位老将,有勇有谋,大败石重胤,覆灭三万魏军,功勋卓着,不可不赏!”高楷继续说道。
“传我军令,擢升严光远为云麾将军,丁开山为兰州刺史。”
严光远、丁开山二人大喜下拜:“谢主上!”
众文武既羡又赞,毕竟,二位老将果然如主上所料,示敌以弱,以骄兵之计,覆灭三万魏军,使石重胤狼狈逃窜。
着实叫人惊叹!
高楷挥手请起,笑道:“诸位有功将士,我必不吝赏赐。”
诸将皆是欣喜。
徐晏清蓦然开口:“主上,石重胤大败溃逃,陇、泾、宁三州防御空虚,正可派人传檄,收取诸县。”
高楷点头同意:“晏清,你文采斐然,便有劳你书写檄文,传阅三州诸县。”
“是!”徐晏清稍作思索,提笔一挥,即成一篇华彩文章。
当下,高楷委派诸将传檄。
石重胤全军覆没,诸县兵力空虚,自是望风而降,文书如雪片一般飞来。
不过数日,陇、泾、宁三州,皆在高楷掌控之中。
……
话分两头,且说岐州、雍县。
县衙之中,王宗仁大马金刀,高坐上首。
“不知魏帝、莫贺咄设与高楷一战,结果如何了?”
下首,岐州刺史陆纪览笑道:“大将军不必担忧,依下官看来,高楷必败无疑。”
王宗仁面露笑意:“何以见得?”
陆纪览侃侃而谈:“魏帝举国之力,召集陇、泾、宁、庆四州兵卒,共计三万大军。”
“又有莫贺咄设率领一万突厥骑兵,前去相助。”
“二人强强联手,珠联璧合,必能大败高楷。”
“大将军静候捷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