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石重胤、突厥,皆是他劲敌。
若能让三家大战,迁延日月,何乐而不为。
想到这,他连忙修书一封,派人送至突厥。
……
且说原州、萧关,高楷在此驻守数日,梳理各县军政之事。
忽见唐检大步奔来,神色凝重:“主上,奉宸司传来消息,泾州有大部兵马调动。”
高楷眸光一闪:“可是石重胤卷土重来?”
“正是!”唐检沉声道,“他大肆调拨陇、泾、宁、庆四州兵卒,拢共三万,屯于泾州安定城外。”
赵棋吃了一惊:“据微臣所知,这四州兵卒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五千之数。”
“他竟尽数征集,不怕遭人突袭么?”
徐晏清微微冷笑:“石重胤此举,不外乎与我等决一死战。”
“倘若大败,自然一了百了;一旦得胜,怎怕人突袭?”
“原来如此!”赵棋恍然大悟。
杨烨忽然问道:“唐将军,观你神色,似有未尽之言?”
“杨长史慧眼如炬!”唐检称赞一声,“奉宸司探知,漠北有骑兵动向,疑似为突厥人,正合兵南下,直奔庆州而来。”
“突厥骑兵?”杨烨吃了一惊,“当真么?”
唐检重重点头:“奉宸司探查军情,从未出错,必然不假。”
“只可惜,不知突厥骑兵有多少人。”
听闻此言,众文武皆神色凝重。
突厥,横亘于神州以北的庞然大物,骁勇善战,兵强马壮,远胜于吐谷浑,甚至中原各大枭雄,也谈之色变。
如今,竟然派兵南下,侵略关中。
李光焰眉头大皱:“石重胤称臣于突厥,两家沆瀣一气,此番出兵,必是应他所求,与我等对战。”
赵棋惊慌失措:“突厥骑兵来犯,这该如何是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小将赵喆朗声道,“突厥纵然骁勇,我关中儿郎又怎是胆怯之辈?”
“好!”高楷大笑一声,“有这等胆魄,纵然十万雄师来犯,又有何惧?”
“突厥人又非三头六臂,皆是血肉之躯,刀砍会痛,枪刺会流血,与我等无异。”
“怎能未战先怯?”
赵棋惭愧道:“微臣怯懦……”
高楷郑重道:“夫战,勇气也!”
“突厥威名广传天下,心生惧意实属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