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基拱手道:“这杜崇文为蜀国名将,仅次于老将军严光远。”
“其父辅佐蜀国先王,战死沙场,因此,杜崇文自幼得先王抚养,忠心耿耿。”
高楷笑道:“这么说,确实一块绊脚石。”
“诸位可有良策攻下鹿头关?”
杨烨建言道:“所谓先礼后兵,主上不妨派人招降,若能成功,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关。”
“若杜崇文不降,再动兵戈不迟。”
“诚哉斯言!”高楷略一颔首,即刻修书一封,交由奉宸司校尉,送入城中。
然而,半个时辰之后,便见一员小校奔来,鼻青脸肿,禀报道:“主上,杜崇文誓死不降,言辞激烈。”
“又撕毁主上书信,命人将卑职乱棍打出。”
夏侯敬德大怒:“竖子无礼!”
“主上好言招降,饶他一条性命,不愿大动干戈,他却执迷不悟。”
“主上,末将愿为先锋,踏破鹿头关。”
高楷笑了笑:“张常逊虽胸无大志,待人却是仁德,不曾轻慢。”
“危难之时,有这等忠臣良将,倒也在情理之中。”
“他既不愿投降,我等只能行霹雳手段。”
“敬德、光焰,你二人各率军一万,前去攻打。”
“是!”夏侯敬德、李光焰领命去了。
沉思片刻,高楷交代道:“唐检,传令治玄、规元,叫他二人由水道进军,攻下沿途州县。”
“可分兵两路,一路由治玄领兵一万,沿岷江上流,攻取戎、嘉、眉、蜀等州。”
“另一路,由规元率兵五千,沿雒水溯流而上,取资、简等州。”
“最后,合围益州,兵临成都之外。”
“是!”唐检拱手领命。
徐晏清笑道:“届时,三路兵马合围成都,张常逊纵然插翅也难逃。”
杨烨轻摇羽扇:“不光如此,水道进军,可快我等一步,叫张常逊首尾难顾,腹背受敌。”
“此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高楷淡笑一声:“惟愿诸事顺遂,早日平定剑南道。”
他有预感,这一天并不遥远,似有某种契机,正汇聚而来。
……
话分三头,却说京畿道,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