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郭军投鼠忌器,不敢全力应战。将军正可派兵,由左右侧翼突袭,一举大败郭雄。”
裴行基稍有疑惑:“万一这郭雄下令,将王庸斩杀,岂非徒劳?”
崔孝宽笑道:“若如此,亦是一桩好事。”
“好事?”裴行基越发不解。
“正是。”崔孝宽颔首道,“将军细想,郭雄杀了王庸,那王夫人得知,怎能不心生怨恨?”
“只需枕头风一吹,便能离间郭羽、郭雄。”
“届时,南郑自生内乱,无需强攻,便不击自溃。”
“一箭双雕。”裴行基赞叹不已,“崔记室果然妙计。”
崔孝宽矜持一笑,提醒道:“高楷亦在凤州攻城略地,窥视汉中,将军须得速战速决,先一步拿下梁州。”
裴行基郑重道:“此言大善!”
当即下令,将王庸捆绑,置于军阵之前,作为人质,亲率两万大军,直取郭雄大营。
这一番动静,自然惊动郭雄,正要下令迎战,却见麾下都尉骇然:“将军且慢!”
“裴行基阵前,似乎……似乎是王刺史。”
郭雄抬头一望,前方数万大军奔来,声势浩大,为首一人,并非裴行基,却正是王庸。
眼见此景,他哪里还不明白,这必是裴行基诡计,以王庸为人质,让他心怀顾忌,不敢全力应战。
可恨!
郭雄唾骂一声。
都尉惶恐道:“将军,这该如何是好?”
王庸是王夫人幼弟,而王夫人深受郭羽宠爱,军中广为人知。
一旦误伤王庸,岂不是得罪了王夫人。
性命难保。
说话间,裴军已奔至百步之外,煞气滚滚而来。
“郭雄,还不快救我!”阵前,王庸慌忙叫道。
“将军,这……”诸将不知所措。
弓弩手原本蓄势待发,却也不敢放箭,以免误伤王庸。
一时间,一万将士进退两难。
郭雄深吸一口气,喝道:“传我军令,杀!”
“生死不论!”
都尉悚然一惊:“将军,这可是王刺史,他若死了……”
“他死了,便是为节度使尽忠,为我等楷模。”郭雄不容置喙。
“岂能因他一人,致一万袍泽大败?”
“这……”都尉无言以对。
待王庸奔至百步之内,郭雄一声令下,霎时间,万箭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