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多时,城门大开,三员铁骑各携一封书信,直奔琵琶山三戍。
高楷不由赞道:“此计或可一石二鸟,助我等探知赵元谦主力所在。”
“即便他识破,也无妨,我等可另想他法,御敌于兰州之外。”
杨烨矜持一笑:“微臣班门弄斧,让主上见笑了。”
高楷淡笑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你有子房之才,何须自谦。”
……
且说琵琶山中,白亭戍,一支西凉铁骑正沿着山道,缓缓行军,为首者虎背熊腰、须发贲张,骑一匹汗血宝马。
正是大凉右武卫将军——赵元谦。
身侧,一人头戴幞头、身披紫袍,腰缠金带,却是麾下幕僚——关璟。
“大将军英明,如此兵分三路,各领士卒,足以迷惑高楷,令其难辨虚实。”关璟赞不绝口。
赵元谦抚须一笑:“区区小计,何足挂齿。”
“待刘耀捷报一至,正可尽出奇兵,里应外合,一举攻灭高楷,横扫陇右道。”
关璟既赞且佩:“大将军庙算无双,登峰造极。”
赵元谦面露得意之色,正欲开口,忽见一员斥候打马而来,下拜顿首。
“禀大将军,邓参军传来一封文书,请您亲启。”
“哦?”赵元谦眼眸一亮,“呈上来。”
“是。”
不过片刻,便有一员铁骑翻身下马,高举一封书信。
赵元谦不疑有他,接过书信仔细翻阅,须臾之后,仰头大笑。
“果然不出我所料,刘耀已大败高楷,特传捷报,请我率军入城。”
关璟大喜过望,忙不迭地拱手:“仰赖大将军算无遗策,料敌先机之功,我等方能攻无不胜,一路顺畅。”
身后主将齐声附和,个个与有荣焉,喜不自胜。
赵元谦笑意不减:“连战连捷,皆为刘耀之功。”
“传令,加速行军,早日赶至广武。”
“遵令!”诸将轰然应诺。
赵元谦正欲策马疾驰,忽闻一道醇和声音,于耳畔响起。
“赵将军,前路不明,小心有诈。”
“衍一真人?”赵元谦陡然一惊,“有何诈计?”
此为千里传音之术,来自昆仑山玉虚派掌门——衍一真人,其人远在姑臧城一座道观之中。
“贫道推演天机,发觉广武城一片血光,有将星陨落,刘耀恐怕已遭不测。”